本报推出“2021高考特刊策划 —— 院士高考回忆录”,这些受访的院士,他们是广大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在各自领域做出特别贡献的达人,是通过高考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的人。听听这些已看过人生成功风景的过来人的讲述,能够直通每一个学子的心灵。
他们有的来自偏远乡村,有的来自生计艰难的贫困家庭,有的来自江南,有的来自塞北,有的来自西南边陲。他们有人曾饿着肚子赶考,有的抱着破棉被去上课,他们有的经历了两三次的补习,有的为了高考几乎露宿街头。
每一代人的高考都刻着那个时代的印记。42年前,陈晓红作为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三届高考生、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高考生,参加了那场重要的“人生大考”。
“我们80年代参加高考的这批人,对高考有特殊感情,高考制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现在来看,中国各领域主战场上的骨干,基本都是改革开放后从大学中走出来的这批人,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点,如今的青年一代应该努力学习知识,站在更前端去观察世界。”
“学习是应该保持终生的事情,青年人应该拥有眼界和目标。”
“高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要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勤奋求实、开拓进取。这是我的座右铭,也送给所有的学子。”
40多年后的今天,即便高考不再如当年那般对命运有绝对意义的改变,但段雪觉得,它依旧是众多人生晋级通道里相对最公平的那个,“这个机会放在面前,不抓住,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失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吴岳良仍然记得43年前的一道高考题。那道结合了电学和力学的物理难题,连老师都拿不准答案,但他做对了,取得了全县最高的物理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物理系,由此开启了他的物理人生。
“我们那个年代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们是干一行爱一行,现在是爱一行干一行。”
1959年夏天,在高考的考场上,魏复盛忍着发烧头疼的不适,一笔一画答完了试卷上的每一个问题。回看那些年,魏复盛认为高考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不过,他之所以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是因为上了大学之后,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赶”。
刘人怀没想过,自己会走向高考的考场,他一直期待着自己通过保送去前苏联留学的生活。直到高考前三天,校长的一则通知打破了他的期待。校长和他说,他得去高考。当时完全没有复习,也没有任何准备,他直接去了考场。
高考是一次成人礼,也是一道清晰的人生分界线,2021年高考如期而至。新京报专访多名院士,诉说他们的高考记忆,为今年的高考生送出祝福。字字箴言,值得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