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他们,在北京备战狂风过境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吴为 曹晶瑞 耿子叶 陈琳 张璐 赵利新 编辑 张磊
2025-04-10 23:35
在正式预警之前,很多人已悄然进入最紧张的应急状态,备战这场即将到来的大风。

“叮”的一声,周二晚上7点左右,赵志强的手机弹出消息,“周六北京将现同期少见破坏性大风”,他扫了一眼,手里的活儿忽然就停下了。

 

他是门头沟涧沟村的村支书,两个月前,北京地区一次极端大风的极值之一,就出现在涧沟村。

 

“这一次会更大吗?”赵志强不放心,打算找人问问。

 

几乎在同一时间,住在延庆山里的护林员董彦梅和丈夫也看到了同样的消息,他们开始打电话买东西,食物、水、生活用品……

 

随后,“北京将迎极端大风”的消息迅速被气象专家、官方证实,这一次,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重要天气提示。在正式预警之前,很多人已悄然进入最紧张的应急状态,备战这场即将到来的大风。

 

间隔十年的橙色预警

 

周二晚上7点左右,手机弹出消息后,赵志强反复看了几遍,不确定是真消息还是谣言,但依然翻开通讯录,打算找人问一下。

 

赵志强打了一圈电话,许多人都看到了同样的消息,也都在打听。

 

一个小时后,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在微博中解读了这一消息,他预计11日到12日间,阵风强度同期少见,可能打破北京地区4月的大风纪录。

 

就在两个月前,2月6日夜里,涧沟村上方的高山玫瑰园,气象部门监测到了12级大风,那一夜,赵志强和村委会的成员们彻夜未眠,幸好人和物都安然无恙,这一次会更大吗?谁也不知道。

 

周三晚间10点半,北京市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提示,周五起北京有极端大风且致灾性强,局地阵风超13级。

 

赵志强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气象部门提前一天表示,将在周四发布大风橙色预警。

 

消息确认,上级镇政府的通知也来了。10日(周四)上午,召开部署会议,而在此之前,赵志强有很多事情要做,村委会的仓库里存着方便面、瓶装水、发电机,每一样都要检查一遍,村里有9棵古树,有的已经空心,能不能抗住大风谁也不知道,要加固一下……

 

几乎同一时间,住在延庆山里的董彦梅和丈夫也看到了同样的消息,董彦梅夫妻都是护林瞭望员,每年有8个月住在山上的瞭望塔中。平常,夫妻俩轮流上山,遇到大风等极端天气,几天都不能出瞭望塔。“风大的时候,要锁紧门窗,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生活设备都很齐全,就是出不了门。”她说。


护林瞭望员董彦梅夫妻每年有8个月住在山上的瞭望塔中。受访者供图

 

预警来得很早,但对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来说,这场大风预报的强度依然有些“陌生”,如果按照风力等级划分,预报中的风力在陆地上很少见。从4月9日开始,这座城市中的许多人就进入了最紧张的应急状态。

 

大风的消息还在不断更新,4月10日上午10点多,北京市气象局正式发布大风橙色预警,这是北京近十年来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这场预报中的大风,已经改写了十年来的纪录。


4月10日,延庆一座瞭望塔中,董彦梅和丈夫准备了水、食物等各种物资。受访者供图

 

加固,近5000株风险树木

 

海淀区马连洼街道办事处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副主任刘立峰,在4月9日就接到了加固树木、修剪树枝的通知。

 

这里遍植杨树,这种北方常见的树种高大、粗壮、树冠庞大、绿色时间长、生长迅速,但缺点是根系不发达,遇到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容易倒伏,从2022年到2024年,这里发生树枝折断399株,树木倒伏12株。2024年5月30日的区域性暴雨大风中,阵风达到9至10级,多株树木倒伏,砸坏了路边的私家车、路灯和电线杆,压倒了围墙,今年3月25日凌晨的大风,一棵大杨树折断并砸到了路侧小轿车……

 

因为这一次的风,预计比以往都大。

 

从9日下午,刘立峰就开始组织人手、调集升降机、整理工具,开启修剪模式,预计要修剪的树木有500多棵,要在大风来临前全部修剪一遍。

 

橙色预警发布的时候,刘立峰正站在高高的云台上,距离地面四五米的空中,云台闯入茂密的树冠。

 

杨树发芽早,4月初已经是一片葱绿,站在下面,几乎看不到树冠中的云台和人。

 

“树大招风,说的就是树叶太茂密,风穿不过去,树枝、树干受到的风力就更大。”在门头沟军庄镇一座刚刚修整好的京白梨园中,负责人李夺说。

 

满园的梨花正在盛开,梨园里有数十棵树龄上百年的老树,枝干遒劲,李夺不太担心,他担心的是新栽的梨树,要加固一下,但人手实在有限,满山的梯田中,有将近1200棵树,只能尽力避免损失。


4月10日,门头沟军庄镇,京白梨园中,工人在加固设施。受访者供图

 

好在授粉快要结束了,盛花期将过,即将到来的大风对今年挂果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只是可惜了这片美景,本来还能看几天,约好的研学、参观团队只能一一打电话退订。

 

4月10日中午12点左右,刘立峰和同事们仍抓紧在一棵棵大树间穿梭,修剪下来的枝叶,运走了一车又一车,偶尔有行人驻足观看,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忙,刘立峰也来不及解释。

 

同样忙碌的不只有刘立峰他们。

 

整个北京,大约有4800株风险树木正在提前加固修剪,仅北京市园林部门就有4000人的应急队伍,分散在各个街区和乡镇,巡查巡护、处置隐患及突发情况。

 

还有众多的森林防护员。预警期间,北京基层有4万余名护林员在岗备勤。董彦梅买好的物资已经送到山顶的瞭望塔中,一切物资齐备,从这一刻起,他们就不再下山了,一直到预警解除。瞭望塔四面都有窗户,环绕瞭望,四野无人,只有连绵不尽的森林,还有浩荡的山风。

 

加固大棚,比浇水更紧急

 

一颗手臂粗、一尺多长的铁钉,深深地钉入泥土,绳子在顶帽上绕一圈,又顺着塑料大棚的棚膜长长地延伸上去,把棚膜勒出一条深深的痕迹。

 

4月10日下午1点,草草地吃了顿午饭后,老王又来到地里,继续加固大棚,大棚里刚刚移栽的生菜还没来得及浇水。

 

大风预警之后,加固大棚是最迫切的事情,比浇水更紧急。浇水晚一点儿,可能影响新苗的成活率,但如果大棚被吹走了,整片的新苗都难以存活。尽管已经暮春,但夜里依然很冷,尤其是大风带来的降温,可能会给新苗带来致命的打击。

 

老王是河南人,在北京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前陆马村种了40多亩蔬菜,基本上都是大棚,来北京三四年,他没有想过,在这片距离大山这么近的山前平原上会遇到这么大的风。

 

在北京,大概有18万亩蔬菜大棚,其中许多都是塑料棚膜的春秋棚,4月正是新一季蔬菜移栽定植的茬口,这场大风无疑是一次考验。

 

“必须牢固”,对老王来说,这是他一季的收入来源,对整个城市来说,无数像老王这样的人,正在默默地迎战大风,为了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的蔬菜和粮食。


4月10日,顺义大孙各庄镇前陆马村,菜农在加固大棚。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在门头沟妙峰山涧沟村,赵志强也在“钉钉子”,不是普通的钉子,而是长长的钢管,一头埋在土里,一头托着大树的树干。村里的古树很多,大树更多,而且村庄处在风力最大的地方。根据研判,涧沟村上方的高山玫瑰园监测站,阵风最大的风力有可能达到15级,对世世代代生活在陆地上,甚至是山沟里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很难依靠想象就能了解的级别,只能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等待迎接大风的那一刻。

 

巡查,从楼道到山林

 

4月10日下午5点,距离大风到达北京还有不到24小时,赵志强刚刚巡查完一圈,另外的同事接力巡查。

 

等待的焦灼,伴随着应急的忙碌。

 

10日上午,北京市各区各部门召开应急部署会议,每一项任务分发到人,每一个环节反复确认。

 

从涧沟村和邻村的交接点到村里,再沿着山路到达山顶上的玫瑰园,巡查一圈,开车需要半小时。两人一车,涧沟村的巡逻从未间断。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确认:进山的游客,在山前就要劝返;有风险的村民,一遍遍叮嘱,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山路上的枯草坠枝,要及时清理……


4月10日,门头沟妙峰山镇涧沟村,村干部在村里巡查,排除隐患。受访者供图

 

在密云区上河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夫奎也在不间断地巡查,还有楼顶的太阳能设备、护栏、地面上的宣传栏、公益广告牌、垃圾棚、地库出入口、商户门头牌匾……

 

社区微信群里的预警信息已经发了3轮,每一轮都相似,只是语气越来越紧张,信息也越来越细致,每一个新发现的风险和问题,都会同步加入预警信息中,提醒每一个社区居民注意。等着赵夫奎的,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动员会、一次接一次的入户宣传和预警。社区有200多名党员,密切服务2000多户居民,2000多户居民分成一个个网格,每一个网格中都有党员就近服务……

 

来临前夜

 

4月10日晚上7点,应急部门的会议室里,会议仍然没有结束,气象人员还在不间断地监测着天气的变化,时刻注意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大风:它走到哪里了?方向有没有改变?风力有没有变化?

 

赵志强的手机还在不断推送最新消息:交通、园林、民航、教委......每个部门都提前发出了预警信息,发布安全提示。

 

在东城区,城管委设施维护项目负责人张学琳已经忙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仍在巡查检修高层建筑上的夜景照明灯,还有大街上的景观照明灯具。鼓楼外大街、前三门大街、南北河沿大街……张学琳和团队的同事们负责104栋楼,这些楼从18米到五六十米高都有,每一处灯具的连接处、线缆灯具防坠绳等,都要检查。


4月10日下午4点,东城区城管委设施维护队伍在巡查高层建筑上的景观照明灯具。受访者供图

 

在门头沟军庄镇的京白梨园中,李夺刚刚离开果园,身后的梨花隐没在夜色中。

 

明天还有大半天的时间,梨花可能就要飘落。“好在授粉已经基本结束,那时候,或许新的果子就会挂满树梢。”他心想。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吴为 曹晶瑞 耿子叶 陈琳 张璐 赵利新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曹晶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耿子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赵利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本周末非必要不外出 “历史罕见”的风有多大?

相关推荐
视频丨狂风过境北京,还带来了雨、雪、冰雹
视频
大风来袭见真章:大兴“防风答卷”背后的治理密码
新京号
大风刮倒树木阻断铁路,房山区多部门17分钟紧急抢通
时事
这,就是大风中的北京
新京号
赛前 | 塞蒂恩:“要想打赢比赛 需要把所有细节都做好”
新京号
马龙当选乒协副主席 称将更关注中国队的梯队建设
第一看点
暴风眼中,一个京西村庄的日与夜
北京
乒协主席王励勤谈洛杉矶奥运会:包揽6金压力非常大但我们有信心
第一看点
“就这?这场风根本没有预料中大啊!”或许你还忽略了一些事
新京号
商场免费停车、影院临时过夜……北京极端大风中的温情与互助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