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感动社区年度人物|警犬支队:工作重心的调整反映治安越来越好
新京报 记者 刘思维 王子诚 王贵彬 编辑 甘浩
2025-01-07 19:10
从警24年的刘凤义介绍,如今警犬支队的任务更多是安检和寻找走丢走散的群众。“我们工作重心的调整和警犬作训科目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治安的走势——首都治安越来越好。”

新京报讯(记者刘思维)1月7日下午,“微力量·新京报第十八届感动社区人物”致敬礼上,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警犬技术支队(以下简称“警犬支队”)获评本届“感动社区年度人物”。活动现场,警犬支队民警带领两条警犬进行了展示。


警犬支队民警代表在颁奖现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王子诚 摄


这支队伍成立70年来,见证了城市发展进程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的变迁。随着社会治安越来越好,警犬的主要任务从刑事案件现场追凶搜证,演变为寻人搜物等。从70年前3条警犬、几间平房的起点出发,警犬支队的建制趋于完善。现如今,有警犬300余只,犬种扩充至十余种,警犬装备更智能,人才队伍也走向专业化,既有细分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也包括刘凤义这类警犬技术高级工程师。与此同时,技术和理念不断更新迭代,从“一犬多能”进化到“专犬专用”。


警犬支队日常最重要的工作是刑事现场勘察和防爆安检。刑事现场包括搜血追踪、搜毒、物证搜索鉴别等。最常见的是搜索刑案现场的物证,民警先给警犬嗅闻中心现场遗留的证物充当嗅源,警犬记住气味后,在周围搜索相关物证,比如草地里带血的凶器、被毒贩隐匿的毒品等。


从警24年的刘凤义介绍,如今警犬支队的任务更多是安检和寻找走丢走散的群众。“我们工作重心的调整和警犬作训科目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治安的走势——首都治安越来越好。”


刘凤义带犬执行安保任务。受访者供图


然而,有些东西一直未变。宽阔的塑胶操场上,警犬撒欢狂奔,兴奋地追逐玩耍。带犬从警24年,刘凤义的任务越来越重,荣誉越攒越多,但他始终坚持着清晨放犬的习惯,他也要求徒弟杨旭这样做:“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带犬民警更像是家长教育孩子,平时关注它们的成长和健康,关注它们的饮食起居,训练的时候非常严格,受挫的时候我们要鼓励它们,最终成为合格的警犬。”带犬民警刘凤义说。


编辑 甘浩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思维
新京报记者
liusw@bjnews.com.cn
记者主页
王子诚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贵彬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微力量 | 新京报第十八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

相关推荐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感动社区人物致敬礼直击:平凡者的“微力量”亦有不平凡之处
时事
警犬队的故事:70年的变与不变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