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讲述神奇月球、探究餐桌上的科学,科学家与延庆学生分享科学奥秘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2023-11-18 10:44
当日,来自食品健康、航空航天多领域的专家们在延庆区的各大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科普类课程。其中,欧阳自远院士的课程还同步在北京科协、数字北京科学中心等平台进行直播。

作为地球上夜间能直接观察到的最明亮的天体,月亮总是让人充满无限遐想。月亮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说“她是地球的女儿”?11月16日,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为延庆第二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一场“神奇的月球”线上科普讲座,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讲述人类自古以来对于月亮的情深意长。课程同步在北京科协、数字北京科学中心等平台直播。

在院士带来的线上科普讲座之外,当日,“院士专家讲科学”活动还邀请了食品健康、航空航天等多领域的专家们来到延庆,走进刘斌堡中心小学、旧县学校、延庆第一小学、大榆树中心小学,为中小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科普课程,数百名中小学生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其中。


欧阳自远院士在办公室内,以线上形式和延庆区多所中学同学们互动。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摄


从神话故事引入主题,院士讲述“神奇的月球”

欧阳自远曾概括自己职业生涯,是由“地”向“天”的转变。公开资料显示,欧阳自远于195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后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录取为矿床学副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长江中下游铁矿与铜矿的成因与找矿方向。1978年,欧阳自远联合其他科学家,开展了对一份月岩样品的研究,并发表了不少重要研究论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月球科学的发展。此后,他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又完成“中国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期绕月探测立项,并正式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欧阳自远被任命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神奇的月球’!”11月16日上午10时许,课程正式开始,通过视频和孩子们沟通,欧阳自远特意提高了音调,已经89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他从与月亮有关的神话谈起,用有趣的故事带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月亮。“其实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传说,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和日本都有自己的月亮女神,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月亮作为女神命名,人类对月亮是情深意长的。”欧阳自远兴奋地说道。

欧阳自远以“为什么地球旁边会出现月亮”讲起,带领孩子们认识月亮和地球的关系,以及月亮对地球的重要性。地球“歪”了23度半才有了春夏秋冬,月球作为地球“亲生的女儿”,以微弱的身躯为地球抵御了各种小天体的撞击……孩子们被欧阳自远生动的讲述吸引,即便隔着屏幕,仍然听得很认真。欧阳自远还谈到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在科研中的思考,他总是善于从问题出发,并将答案娓娓道来。


欧阳自远院士在线为延庆二中同学讲课。卫德芳 摄


欧阳自远告诉孩子们,月球具有非常大的开发利用的前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希望未来能够利用月球为地球制造能源,以保障地球的生态健康。课后,在和中学生们的互动中,欧阳自远建议孩子们一定要扎实学习、打好基础,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用科学的方式思考,并学会如何学习。

专家分享航空航天知识,学生现场体验“气火箭”发射

“有没有同学想要现场感受一下火箭发射?”在延庆第一小学,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周炳红给现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架“气火箭”。老师邀请一位男同学不停踩着气阀,全场开始了“发射倒计时”:10、9、8、7、6、5、4、3、2、1!随着倒计时结束,一位女生拉动了发射线,气火箭成功发射,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周炳红带领延庆第一小学的同学们体验“气火箭”发射。郭圆宇 摄


围绕火箭、空间站、星际航行,周炳红给在场的小学生们讲述了许多航空航天知识,启迪孩子们的航空梦。如果把鸭子放到太空中会发生什么?课堂上,在周炳红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大胆提出科学假设,“鸭子在太空受到辐射,内脏发生变化可能会死亡”“在太空会缺氧,鸭子会憋死”“在太空会被流星撞到而死”“鸭子不适应太空环境,太空温度低会被冻死”……

“大家说了这么多假设,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是对的呢?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周炳红告诉同学们,我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定期会向中小学生征集科普项目。如果被选中,载人航天办公室会安排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太空做相关实验。“如果你有好想法,可以到网站提交。未来改善火箭、改善空间站中宇航员的生存环境就要靠你们这代人努力了。”

在旧县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英勋跟同学们分享了无人机的相关知识。

“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利用“侦察兵”和“猛犬”无人机,在叙利亚贝卡谷地诱骗叙军‘萨姆’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开机,随后派有人机将其摧毁,仅用6分钟就使叙军的19个导弹阵地化为乌有。”在课堂中,王英勋用带有些神秘色彩的军事轶闻,带领学生们走进无人机的世界。“同学们看了之后会不会有些害怕?不用怕,我们也在研究无人机的反制系统,保护大家的安全。”



王英勋为同学们讲解无人机未来向智能自主发展。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摄


除了无人机的知识外,王英勋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着同学们应该具有敢于质疑、勇于提问的科学精神。“无人机是航空未来发展的宠儿,我觉得地平线上会出现下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由谁来创造呢?未来技术的发展在青年一代。我今天特别高兴来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无人机的发展,也希望给你们埋下一颗热爱航空的种子,能在未来从事更专业的研究。”


“无人机最高能飞多高?”“无人机最快能飞多快?”“无人机最小有多小?”课堂最后,在王英勋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向老师提出了一些“极限”问题,王英勋一一细致作答。有同学在课后告诉记者,她平时就对天文、生物、地理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听完课后,希望以后能够自己制作无人机。


专家和学生一起做实验,探索“餐桌上的科学”

“这是学校食堂的紫米,我泡了一会,现在水已经微微变成了黑红色。有的人可能会担心,食物是不是被染色了呢?”在大榆树中心小学,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举着一个盛着紫米水的烧杯,给同学们讲授“餐桌上的科学”。阮光锋对同学们解释道,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微生物色素都会使食物呈现不同的颜色。而食物掉色,可能不是因为染色,而是因为食物中的“花青素”。


阮光锋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 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阮光锋现场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一场实验,来验证“食物有没有被染色”。他先将黑红色的紫米水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作为对照。接着邀请一位男生将小苏打倒入水中搅拌,水的颜色越发深黑;之后,他又请一位女生将白醋倒入烧杯中,紫米水的颜色又变得鲜红。神奇的“魔法”引得同学们啧啧称奇。

阮光锋解释道,紫米水的变色是因为食物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遇到碱性的小苏打会变得紫黑,遇到酸性的醋则会呈红色。“同学们可以回家拿蓝莓、紫葡萄自己做实验。如果变色了就说明食物中含有花青素。”

食物表面的白霜能吃吗?红心猕猴桃是怎么培育出来的?蛋黄为何有不同颜色?阮光锋讲解了许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物知识。当阮光锋告诉同学们,因为鸡吃不同的饲料长大,所以鸡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同学们当即举一反三,推理出三文鱼也是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吃不同的食物长大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在刘斌堡中心小学,北京营养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兰为孩子们带来了以《零食也分“好坏”,你吃对了吗?》为主题的讲座。“你最爱吃什么零食?你最常吃的零食有哪些?你觉得它们健康吗?”在课程的开始,刘兰率先向学生们发问。

巧克力、饼干、薯片、糖果……一提到零食,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纷纷喊出答案。刘兰从食物类别和摄入量的角度,告诉孩子们零食存在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问题,提醒大家要学会控制零食的摄入量。


刘兰以零食为题,和孩子们讲述营养学知识。供图/刘斌堡中心小学


在刘兰细致的讲解中,孩子们了解到,原来“零食”并非都是伤害健康的“元凶”。比如奶制品、水果以及坚果中的营养可以作为正餐的辅助,平衡每日膳食,“查漏补缺”帮助自己成长。刘兰还告诉大家,在不同的年龄段所需要的营养含量也不同,在吃入能量的同时,也要“动起来”,帮助能量的消耗。

在课程中,刘兰还特别提到了孩子们平时最喜欢喝的饮料,她告诉同学们,水不是饮料,饮料更不能代替水,饮料中的糖分非常高,因此,喝白水是最好的选择。也可以适量喝不加糖的鲜榨果蔬汁,如果喜欢有味道的水,可以加些柠檬片、薄荷叶或者苹果块自制“美味的水”。听到这里,孩子们频频点头,有学生表示,妈妈会在换季时熬酸梅汤、柚子茶给自己喝,听完刘兰老师的讲解,更理解了母亲的用意。

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张彦君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2023“院士专家讲科学”

相关推荐
写一篇讣告,纪念再也看不到春天的他们和它们
文化
细数那些年我们做过的高考作文题
北京
专访 | 大卫·克里斯蒂安:“大历史”如何讲故事?
文化
30本好书助贫困孩子“快乐阅读”
时事
你好啊,每一份童年的时光|儿童节主题书单
文化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