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之《飞鸟与鱼》导演:男女主角间未必是爱情
2023-01-31 15:38
订阅
就如片子最后的那句“宇宙如此浩瀚,我们终会再见”,影片讲述的是一份比较温暖的情感,未必一定是爱情,它可以是一种友情,一种亲情。
系列访谈主旨:
2023年1月1日,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站合作出品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上线了,八集的体量汇集了中国11位导演,他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用不同画风的动画诠释中国美学。目前,该作品已上线六集,豆瓣评分9.3。
如此高的分数下,一方面是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的殷切期盼,更重要的是,这个分数彰显了这部动画短片集作品的质量之高,前两集就让大家惊呼其制作精良、想象飞扬。新京报特别专访了这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者,听他们分享背后的创作心得。
第六集海报
《中国奇谭》第六集《飞鸟与鱼》于1月29日上线,这部短片看似是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实则想体现的更多是对现代人生活状态与情绪状态的时代思考。短片上线后,引起广泛讨论,好坏参半,其中不乏争议,也有很多评论认为“不太懂”,“有些突兀”,看起来像是整个短片集到目前为止最受争议的一集。该片导演潘斌注意到了这些观众的声音,对一些不解和问题作出了回应。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我理解有些观众看不太懂,或者是有种朦胧的感觉,这让我反思以后创作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次创作依然非常有意义,无论是题材还是一些其他方面的新尝试。”
剧照
两年前,《中国奇谭》出品方上美影、总导演陈廖宇与制片人崔威找到潘斌,介绍了他们想做一个中式奇幻题材的动画短片集。一直以来,潘斌都想做一个偏现代主流一点的故事,他希望用科幻思路将传统的《田螺姑娘》进行改编,以此来讲述现代人的情感,于是就有了《飞鸟与鱼》。该片讲述了一个叫阿光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关系(影片中他有一台电脑,每天要定时监测海洋里的声音)在一座孤岛上生活,一位叫做81199的外星人闯入了他的生活,她的到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潘斌表示,《中国奇谭》具有实验性、创新性,这是整个项目的价值,《飞鸟与鱼》也是在这样的创作目标上去努力的。除了题材上创新,在技术上,影片虽然走的是比较主流的商业动画路线,但也希望能有一些新尝试。
很多观众看到了该片使用了“三渲二”(将做好的3D模型渲染成2D效果)技术,对此,潘斌解释道:“二维动画有很多制作上的缺点,它很难表现三维的细腻感,但三维动画在画面上的绘画感、艺术性上又弱了点。所以我想找平衡,用三维技术还原二维动画的感觉,我希望成片既能保留二维的作画感,又有三维的质感跟光影,这需要把握一个度。当然现在效果也还不够理想,但也实现了一部分目标,积累了不少经验,以后肯定会越做越好。”
《飞鸟与鱼》男女主角。
参与《中国奇谭》,潘斌感受到了这个创作类型的益处以及《中国奇谭》拥有的独特性:“国内外的动画行业里,以前也有类似动画集的形式,但《中国奇谭》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出品方、总导演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它不是简单地把动画作品凑在一起,或者说在一个命题下让大家创作,而是在整个动画的形式上、美学上、表达上、独特性上都提出了比较哲学性的一些要求和问题,让导演们去探讨、解答。”潘斌认为,《中国奇谭》的突破是以往大部分合集作品都不具有的,“它创作的议题是有深度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让很多不同风格的年轻导演有了发挥的空间。”
——主创对谈——
新京报:为什么要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设计在海洋,对于未来、科幻、现实之间的表达是如何构想的?
潘斌:影片有一个主题是讲孤独,一个人特别孤独的状态应该是与世隔绝的,所以我们就把故事设置在一个海岛上面,正好跟鲸鱼生活的环境比较契合,另外,在美术上相对来说比较好体现,海洋、星空这些画面会比较唯美。
海洋、星空的画面会比较唯美。
新京报:片中阿光画得挺帅的,81199是白头发、白眉毛,这两位主角的刻画有什么现实参考?
潘斌:设计81199的时候我想的是一个外星女孩怎么跟地球人有点区别?她是个虚弱的信号,所以最终用了白色头发、白色眉毛展现,以此接近于病态的形象,包括她穿的衬衫都有点类似病号服。关于阿光,最初没有想得那么深,我们之前设计的阿光比现在的这个形象要帅,白白净净的。后来我得到一些意见,第一男孩形象需要符合现实,第二要符合地域特色。于是,我们找了很多渔民进行参考。渔民们长期生活在海岛,就会晒得比较黑,也会留寸头这类比较方便的发型,包括背心、短裤、拖鞋等,从这些细节上调整,最终设计了阿光这个角色。
两人在海岛上的形象。
新京报:最让观众好奇的一点是,阿光与81199之间到底是怎样的情感?
潘斌:这不是表面上一个简单的情爱故事,《飞鸟与鱼》在尝试着去讲述更宏大的情感关系。人跟人之间的际遇,在浩瀚的宇宙和无尽的时间里,都是亿万分之一的几率,两个人迸发的情感关系,更会让人觉得特别珍惜。我非常喜欢徐志摩的《偶然》,相遇在海上的一瞬间,双方点亮了彼此,就如片子最后的那句“宇宙如此浩瀚,我们终会再见”,影片讲述的是一份比较温暖的情感,未必一定是爱情,它可以是一种友情,一种亲情。
新京报:比较有争议的一幕在81199问阿光“我可以吻你吗”,那一刻她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呢?
潘斌:确实有些观众也提出了意见,认为这里转变有些突然,很难接受他们快速推进的情感关系,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在创作上力度表现得不够的原因。81199从本体上讲,发射信号来探索宇宙就是她建立自己世界观的方式,从她的角度来说,她的吻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她只是按她学习到的地球知识进行情感交流,进而交换信息;而对阿光来说,这个吻就如同野火,燃烧了他孤独的荒岛,两人其实是两个状态。
因为81199其实是一个信号,在探索另外一个人,这样就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我埋过伏笔,就是她之前看完地球知识的时候也提出一次接吻的要求。在外星女孩看来,这个吻不代表地球人所说的情感意义,她是把它当成一个握手或者一个拥抱;但是对一个孤独的男孩来说,这太重要了,因为这温暖了他整个人。目前观众没能理解,应该是我创作上有些欠缺,表现得不够明白。
人跟人的一次相遇,可以让自己以及对方更完整。
新京报:片尾,这个男生无力改变这一切,但好像又做出了一些选择,有何寓意?最后的“鲸落”又代表什么呢?
潘斌:重要的不是说你做出一个选择,而是人跟人的一次相遇,可以让自己以及对方更完整,这是我更想要表达的。对这个女孩来说,她从来没有来过地球,在接触了阿光之后,把地球上关于阿光的信息都收集了过去。对于男孩来说,他是孤独的灵魂,遇到一颗炽热的流星,重新燃烧了他的世界。他原来是个封闭的、孤独的状态,女孩重新让他燃起了希望,最后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比如电台)治愈了城市中很多孤独人的心灵。不是说他要改变什么,但他被温暖了,给予了就足够了。你跟他人的相遇丰富了人生,完整了自己的价值观,我觉得就非常有意义。最后的鲸落并不是直指死亡,而是想说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一个信号。假若某天他得到知音,他的生命就“完美”了。
新京报:创作完《飞鸟与鱼》,你还有什么遗憾吗?
潘斌: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永远是下一部,每一次做完一定会有很多遗憾;但一旦做完了,就全交给观众了。最终观众如果不能理解,导演在这里辨白都是苍白无力的。从我的角度来讲,正视不足,继续努力,未来我肯定还会继续创作。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慧晓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