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医疗专家:搏击拳套必须戴,对练水平应相当
新京报 记者 刘晨 编辑 张云锋
2022-10-26 15:37
普通爱好者选择搏击类运动作为健身项目,只要选择专业度高的俱乐部和教练,进行科学系统训练,正确佩戴护具,可以有效降低受伤风险。
拳击爱好者在擂台上训练。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随着综合格斗运动员张伟丽、唐凯,职业拳手徐灿等人凭实力打出名堂,搏击类项目也成为了很多运动爱好者的选择。同时,职业赛事中鼻青脸肿、伤痕累累的场面也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其实,普通爱好者选择搏击类运动作为健身项目,只要选择专业度高的俱乐部和教练,进行科学系统训练,正确佩戴护具,可以有效降低受伤风险。

运动难度:★★★

拳击、泰拳、散打的拳打脚踢,或是柔术的各类擒技,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通过学习至少掌握一种技能,从这个角度来说,鼓励所有人参与。另一方面,在ONE冠军赛医疗服务副总裁王韦人医生看来,与其说搏击类运动是否具有普适性,不如说俱乐部和教练的教学方法适不适合学员。因此,选择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是否有腰椎、膝关节等损伤或其他疾病,确定练习适合的格斗技能,以及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尤为重要。

身体训练是搏击类运动的必修课,很多俱乐部也会在课上安排一些体能和不同部位的力量训练。因为这部分训练能够维持骨骼和肌肉的“质量”,更好地完成搏击的相关技术动作练习。爱好者后期想要提升水平,甚至考虑转为职业选手,受伤风险确实会相应增加,所以会对身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受伤风险:★★★☆
易伤部位:头部,脸部,鼻梁、眼窝

王韦人介绍,职业搏击赛场上最常见的伤病就是头部外伤,脸部撕裂伤,鼻梁、眼窝等部位骨折,重则还有脑震荡,“毕竟搏击比赛的目的是击倒对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击打头部。”其次,站立格斗项目用拳脚膝肘攻击,手掌、脚掌骨折,以及膝肘部位的挫伤也较为常见,“但这类伤通常出现在职业比赛中,选手训练时都不常见,普通爱好者只要掌握好训练强度,也都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此外,柔术等地面格斗,如果训练不当还有可能发生关节韧带的损伤。

至于意外扭伤、拉伤等,王韦人表示,这些情况在任何运动中都无法预测,但练习搏击时,在有专业教练监督指导、练习者认真正确执行的前提下,这类损伤发生的概率不高。

运动贴士

各类职业格斗和搏击赛事对护具有详细规定,拳套是最为重要的“武器”。王韦人介绍,无论在赛场还是训练场,拳套必不可少的原因在于保护自己的手,而不是对方的头或其他部位。

此外,王韦人作为场边医师协会(国际格斗运动医疗权威机构)理事,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头部护具并不会显著降低头部外伤、骨折和脑震荡等风险,唯一能降低的是脸部撕裂伤的几率。在他看来,受伤几率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训练方法、强度和对练的同伴。

王韦人建议,普通爱好者在对练或实战时,首先要谨慎选择对手,年龄、体型差距过大的双方一般不被安排对练。其次,有经验的教练通常会挑选水平相当的双方切磋,过程中也会一直提醒注意出招分寸,或及时闪躲。此外,安抚情绪,避免出现过激动作也很重要,这些方面都能减少受伤事件发生。

从减少伤病、提高水平等多个角度出发,王韦人都鼓励爱好者尽量坚持规律训练,科学训练,循序渐进。

新京报记者 刘晨
编辑 张云锋
校对 刘越
相关专题

这份运动损伤防治宝典,请收藏

相关推荐
《栋梁梁思成》:看到一个真实、可敬的梁思成
文化
北京熬暑
新京号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写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
时事
牢记嘱托担使命 感恩奋进写答卷
新京号
这个头骨告诉我们,5000年前古人就开始做“开颅手术”,而且还非常成功
新京号
在阅读中,我们告别了2023
文化
是时候,给女性一份正确的运动指南了
新京号
安排格斗初学者与冠军对打,不是蠢就是坏
观点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上
建党百年
钟南山关于疫情的12个最新判断
抗肺炎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