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十位专家给出实用建议:每年一次体检非常有必要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王卡拉 刘旭 张兆慧 编辑 岳清秀
2022-10-25 10:23
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季又来临,体检中遇到的问题也“扑面而来”:每年体检一次有无必要?在基础套餐上还要增加哪些项目?出现指标异常怎么办?体检机构如何选?这里,十位临床医生结合各自领域,给出实用建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王昱:

每年一次的体检非常有必要。大多数体检套餐,即便已经按职业、年龄等进行细分组合,依然有些“千人一面”,未能实现个体化的体检。只有在医生对个人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后,再设定体检套餐组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个体化体检。受检者可以在健康管理中心咨询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健康风险评估情况,设定体检组合方案。

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副主任贺永梅:

体检可以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比如可以了解身体的功能状态,一旦发现血糖血脂升高、肝肾功能异常等,就能积极查找原因,改善生活,扭转疾病的进程;再比如可以发现脏器的影像学异常,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对于怀疑恶性可能的病变,争取在第一时间进行确诊和治疗……一定要重视一年一度的体检,时时关注我们的“健康时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劳模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关锐:

疾病是动态发展的,早期可能没有明确的异常,却会在年度追踪随访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早癌的筛查,年度体检可以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如早发现的一期食道癌五年存活率是90%到95%,早期肺癌和早期肝癌同为70%,早期发现宫颈癌存活率也可达到90%。通过体检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早期进行调整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易文明:

定期健康体检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体检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疾病;另一方面,体检还能够获得受检者各种身体指标的准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进行日常保健、体育锻炼、中医调理等,从而增强人体体质、提高免疫力,使人少得病、不得大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科主任夏松: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每年进行体检可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在体检中发现某些指标偏高,可以进行定期的追踪、随访,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北大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肿瘤规范定制病理专家薛卫成:

每年一次体检可以粗略判断人体大致变化程度,如果作为癌症筛查,这种常规体检项目是不够的。常规体检与癌症筛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检指标正常并不代表着万事大吉,而癌症指标异常也不必要过度惊慌,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些正常人也可暂时或持续出现所谓癌症指标的轻微升高,这种情况需要定期(间隔3个月)、连续监测。如果临床、影像检查均无异常,且癌症指标呈下降或呈持平状态,不需要过分担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岚:

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可以提醒人们关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例如心律、血常规、生化等。一些心律失常的患者是没有症状的,体检发现问题可以帮助人们及时解决。此外,生化可对血糖、血脂等慢性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而肝功肾功的检查则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脏器状态。这样的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从而尽早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邸岩:

一年一检是最基础的,很多肿瘤进展速度快,一年一检的频率就显得比较低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提高医疗的效率。提高医疗效率则意味着治未病或早发现疾病、早治疗疾病,既能保障人们的生活工作能力,又能降低因病致贫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人们的体检频率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来灵活决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达:

把钱花在治疗上,不如花在预防上,我们是特别支持一年一次体检的。以心梗为例,“三高”就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很多人觉得不舒服才去看病,这时疾病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血压是体检中特别基本的项目,如果平时就能把血压控制好,发生冠心病、心梗的概率一定会下降的。尤其是在工作中,看到很多本能够避免的悲剧,经常感叹“早看就好了”,预防的重要性,在急诊科体现得很明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姜辉:

耳鼻喉科项目在体检中相对基础,能够发现咽炎、较为明显的鼻息肉等情况。即便较为基础,一年一度的检查仍然值得去做。如果有其他异常情况,可以在体检中加入一些其他项目,包括听力检查、EB病毒筛查等。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王卡拉 张兆慧 刘旭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刘旭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体检攻略

相关推荐
三高不可怕,逆转有高招,营养师教你怎么把三高吃回去!
新京号
北大教授把课堂变成探案现场!
新京号
癌症入侵,血常规会“报信”?警惕这几个异常指标!
新京号
职场人,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文化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没有受伤,怎么膝关节突然痛了?小心,这病不仅老年人有!
新京号
大企业正在掌控一切:为什么美国和市场经济渐行渐远?
文化
在今天,理论还能解释现实世界吗?
文化
17岁男孩突然“变”女孩:罕见的性发育异常和艰难的性别选择
时事
打一场明知会输的官司,只想被看见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