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大红楼·建筑 | 北大红楼从开放一层到参观回路完整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2021-07-01 16:57
“北大红楼以极大的磁场深深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乃至在精神层面成为社会发展方向的代表,成为渗透着新文化理念的时代精神的公共表达,成为见证五四运动和代表了现代民族国家形象的经典建筑。”

新京报讯(记者 陈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前夕,北大红楼经过再次修整、布展后正式开放。“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也于6月29日亮相。此次展览,开放了红楼地上3层的空间,共设置67个展室,公众可走进红楼,触摸百年前的那段红色历史。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的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建成于1918年,是原北京大学文科、图书馆及校部所在地。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是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历经沧桑,北大红楼成为见证近现代中国发展历程的重要建筑。

 

北大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曾在这里办公;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鲁迅在这里讲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这里开始走向马克思主义道路……“可以说,红楼以极大的磁场深深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乃至在精神层面成为社会发展方向的代表,成为渗透着新文化理念的时代精神的公共表达,成为见证五四运动和代表了现代民族国家形象的经典建筑。”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陈列部副主任刘静介绍说。

 

从1961年北大红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历经了几次修缮?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成立后,北大红楼陆续向公众开放,出现了哪些变化?对此,记者与刘静进行了对话。


去年5月1日至5日,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北大红楼连续做了5场直播,刘静所处的地点,正是北大红楼的大教室。受访者供图


红楼史上最大规模修缮,坚持文物标准加固维修保持原状

 

新京报:能否介绍一下北大红楼的建筑总体情况。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北大红楼历经了几次修缮,都修了哪些地方?

 

刘静:北大红楼坐北朝南,平面为“凹”字形,地上4层,半地下1层的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1290平方米,共有房间263间。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180处,其中,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33处,北大红楼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以后的四十多年的使用中,作为文博系统的主要部门,从古建所到国家文物局都对红楼进行了最大的维护和保养。到2002年在此成立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向公众开放的十几年间,红楼的建筑本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北大红楼在建设之初就因为西侧地基附近有水池而修改了设计,红楼东侧紧邻古河道,地基也不稳定,而且红楼的横墙间距过大,结构形式不利于抗震,因此,1976年唐山大地震对红楼产生极大的破坏,出现了顶棚脱落的现象,墙上的抹灰也一片一片地掉,东侧楼道从上到下一条缝,好多砖有粉碎状况。

 

当时在红楼内办公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和文物出版社等单位逐步搬出红楼,并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负责对红楼进行建成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

 

最初有建筑公司认为维修工程太复杂,建议拆除重修,而当时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王冶秋坚决要求红楼应该按文物标准进行加固维修,保持原状,因而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持红楼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维修。维修工程自1977年冬开始,对红楼整体结构进行抗震加固,1979年竣工,设计及施工获1981-1982年度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8年9月,国家文物局针对红楼建筑主体存在的问题,再次启动保护维修工程,在红楼内一层至四层内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并在原有木楼板下新增钢筋混凝土板。2009年5月全体工程竣工验收。

 

后续大的维修就没有了,主要是对红楼的一些局部改造提升和展陈布置。比如2019年红楼启动了二楼的腾退工作;这次红楼开放前,对北大红楼院落进行了整治提升,恢复了一些旧址原貌。

 

首次只开放一层,6个房间可参观

 

新京报:北大红楼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时是什么情形,开放了哪些区域?

 

刘静:2002年4月,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支持下,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北大红楼的旧址里成立,为突出旧址特色,红楼内保持原有格局,营造五四时代氛围。当时尽管只有一层开放为展馆,二层以上仍是办公区域,这座在外人眼里神秘的建筑物终于向公众开放,可以让人进入一探究竟。同时,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秉承宣传和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的宗旨,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展览,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

 

2008年初,纪念馆因红楼进行整体维修,暂时闭馆,2009年重新开馆后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虽仍然只开放红楼的一层,但是依据研究成果对一层的原北京大学图书馆旧址进行部分复原,主要有:图书馆主任室、第二阅览室、登录室、第十四书库,以及新潮杂志社和学生大教室等六处陈列,并开辟蔡元培专题陈列、陈独秀专题陈列。

 

《新时代的先声——新文化运动陈列》是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旧址复原的辅助陈列,位于红楼外的平房内,面积180平方米。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影响为主线,通过实物和图片,全面展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

 

2018年是红楼建成一百周年,这一年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还专门策划了一个百年红楼的展览。

 

新京报:2019年是“五四运动”百年,北大红楼也受到更多关注。当时红楼的参观情况如何?

 

刘静:2019年“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北大红楼受到了更多关注,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从2019年3月开始,赴北大红楼探寻红色基因和五四精神的观众和游客数量直线上升,到北大红楼进行采访、拍摄、参观学习、开展主题党(团)活动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络绎不绝。

 

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确保对外开放安全顺利,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组织协调安排相关工作,开通专线接受社会各界进行参观预约,抽调精干力量做好讲解服务。从2019年3月21日至4月21日一个月,接待观众共近3.1万人。截至8月底接待观众27.5万余人次,中央和国家机关、北京市及高校、中小学团体共641个,最高时当日接待6000余人次,是往年同期接待水平5至6倍。

 

北大红楼在沉寂几十年之后又“火了”,有媒体称北大红楼成了“网红打卡地”,红楼铁门外排队等候的队伍顺着墙根拐个弯都排到《求是》杂志社门口了,就是下雨天也浇灭不了观众的参观热情,打着伞在门外苦苦等候。

 

红楼二层开放,再现让人“魂牵梦绕的北大”

 

新京报:到红楼参观的人数激增后,只有一层的开放面积有没有被吐糟?当时还暴露出哪些问题?

 

刘静:红楼参观火爆的背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问题,既有红楼这座百年老楼的文物建筑安全,也有观众聚集不散,极易发生意外的安全问题。从建筑方面来说,虽然红楼经过多次维修,到2019年,距最后一次大修也已经10年,而楼内地板和楼梯都是木质结构,对外开放突然暴增的人流,对红楼建筑本体和红楼内展览展示的文物展品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红楼原本设计为学生宿舍,后改为教室,每个房间面积有限,楼道狭窄,每层同时进入200人就会拥挤不堪,也容易发生人员安全事故,尤其因红楼的红色基因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来参观的人员以单位或学校组织的集体观众为主,即便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只开放了一层的红楼内,也容易造成两波人员在楼内交会拥挤的情况。

 

另外,红楼的开放并未达到公众参观的预期,当时红楼内一层共开辟了六个房间旧址复原陈列和两个房间的主题展览,一层旧址复原以图书馆的部分设施为主,其他在二层到四层的旧址并未复原。观众在排队几小时进入红楼后,发现可参观的内容不多,一些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突出事迹的人物并没有展示出来。因此常常有观众在参观完毕后提出:“就这么点内容?”“怎么只能看一层?”等疑问。再加上展示面积有限,对于北大红楼本身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更多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展示。

 

新京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大红楼的开放参观和展陈内容有了哪些改变?

 

刘静:百年红楼在2019年露出的短板,有历史沿革问题,也与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展开带来的激增的参观人流有关。国家文物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北大红楼提升改造、扩大开放面积,不断提升展示水平。当时协调了北京市、东城区有关部门,着力改善红楼周边环境设施。2019年7月红楼二层腾退完,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红楼二层旧址复原和陈列展览布展工作,9月就向公众开放,红楼一二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参观回路,扩大了红楼对外开放面积,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将原来的办公室改造成展厅,不仅是装修改造的问题,让观众上楼,就必须要保证在人流量大的情况下,红楼建筑的安全承重不会出问题,考虑到红楼已经建成百年,为保证结构楼面安全性,对未来展览参观人员限流方案提供依据,我们首先聘请专业公司对红楼房屋安全性进行鉴定,并对楼体竖向受力构件进行检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红楼二层进行拆除隔断,安装展厅设备,进行布展工作。

 

其次,北大红楼二层旧址复原陈列和展览充分展示了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旧址复原及专题展览,校长办公室、文科教员休息室、日刊处旧址复原陈列,再现了原北京大学的历史风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发生在这里的红色革命故事。

 

红楼二层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公众开放,并且展览展示内容充实而生动,令前来参观的公众十分惊喜,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也写道:“沿着楼梯走上北大红楼二层,仿佛瞬间穿越百年,来到了当年那个令无数知识分子魂牵梦绕的北大。”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北大红楼特刊|人物·旧物·建筑

相关推荐
2021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发布
北京
重磅!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北京
东城区区长周金星:老城保护和街区有机更新同步推进
北京
年终策划 | 北大红楼讲解员谢尹楠:希望自己成为一束燃烧的光
时事
皇城景山街区启动一体化更新,传统居住、现代四合院共生
房产
中国槟榔简史:从贡品到7亿人消费,百亿产业走到十字路口
时事
中法大学旧址首次对外开放,记者探访内部展览亮点
北京
中法大学旧址即将对外开放,设两大展览
北京
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开幕,“多媒体沉浸式空间”亮相北京展区
北京
“智造”机器人亮相服贸会 中国“泥瓦匠”如何玩转智慧建造?
房产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