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大红楼·旧物 | 不眠的红楼,新民主主义革命大幕拉开
新京报 记者 马瑾倩 王嘉宁 浦峰 编辑 张磊
2021-07-01 15:17
从不眠的北大红楼出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幕被徐徐拉开。

新京报讯(记者 马瑾倩)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原本还抱有幻想的国人决心反抗。

 

“五四运动”前夜,北大法科礼堂灯火通明,京城高校学生聚集于此,有人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决心力争呼吁政府罢免亲日派官员、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从不眠的北大红楼出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幕被徐徐拉开。

 

“五四”前夜的演讲

 

1919年初,一战后协约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作为战胜国,中国没能收回战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全国为之震动,各大报纸纷纷发表文章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北大校长蔡元培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彻底抛弃“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5月3日,时任北京徐世昌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长的汪大燮向蔡元培透露,政府当局准备电令中国代表在巴黎和约签字,蔡元培立即将这一消息转告持坚决反日立场的北大学生许德珩及新潮社的罗家伦、傅斯年、康白情、段锡朋等,把拒签和约的希望寄托在爱国青年学生身上。

 

被捕学生梁颖文在口供中说:“昨日晚本校内开会,有某报主笔邵姓演说,日本有意侵吞青岛一事,遂发起今日游行。大会明日本校通告,约定今日午后一点钟在本校大操场,聚集同到天安门前为各校总集合,齐集成队,走东交民巷表示对外的精神,要求各国公使对于青岛不要签字”。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爱国游行。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五四游行筹备室。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梁颖文口供中所指,即《京报》主笔邵飘萍。

 

5月3日晚7时,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里,来自北京十余所中等以上学校,2000多名学生参与集会。北京大学救国会主席段锡朋组织,并邀请时任《京报》主笔和社长的邵飘萍进行演讲。

 

北大讲演队第九组布旗。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摄

 

邵飘萍讲述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卖国贼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事实。在演讲中他振臂高呼道:“现在民族命运系于一发,如果我们再缄默等待,民族就无从救亡,而只有沦亡了。北大是全国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救亡图存,奋勇抗争!”

 

高君宇、许德珩、张国焘等相继登台慷慨陈词,现场热血沸腾中,北大预科一年级刘姓学生,拿出菜刀欲当场自刎,北大学生谢绍敏当场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将集会推向高潮。

 

这场集会将原计划打破,原定于5月7日在中央公园召开的国民大会提前,决定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学界大示威;示威后前往美国大使馆,由罗家伦等四人代表游行队伍提交陈词,以示抗议。

 

会上决定由傅斯年为行动总指挥,段锡朋为总带队,由许德珩起草古典文《北京学生界宣言》,罗家伦起草白话文《北京全体学界通告》。罗家伦写下“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起草的《北京全体学界通告》。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示威游行与火烧赵家楼

 

1919年5月4日下午1点,北京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的3000余名学生汇集天安门。活动中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

 

参与“五四运动”被捕的学生许德珩的“供词”中记述了经过。“我们由天安门意欲到东交民巷见美国公使,请他转达本国政府替中国在和会主持公道……外国巡捕并不准由东交民巷穿行。于是我们就由东交民巷往北去了。我们因东交民巷是中国地竟不准中国人走进,想起中国外交屡次失败,无不与曹汝霖有关,于是大家决定往曹汝霖家闯。”

 

曹宅“赵家楼”有4个门,由荷枪实弹的巡警分守,门内是挎刀保安。砸了半天门未砸开,有学生将玻璃窗砸破爬了进去。三四个人从里边将门打开,学生们冲进曹宅,客厅书房内的花瓶等物件都被摔碎。章宗祥正在曹家,被学生们误认为是曹汝霖,遭到痛打,曹汝霖反倒逃脱。学生们一把火,赵家楼东院书房中门被点燃,火势迅速向四周蔓延,将曹汝霖宅邸相邻的11间房烧毁,东院也基本上焚毁。

 

警察厅总监吴炳湘派来的巡警前来,许德珩等32名学生被捕,其中北大学生20人。当日,教育部发布第183号训令,要求蔡元培“严尽管理之责”,对不遵守约束、参加示威游行的学生“应即立予开除”。

 

蔡元培当晚亲临学生会场,向同学们表示一定把32名同学保释出来。在学生与政府的对峙中,蔡元培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他与北京其他12所大专院校的校长聚会北大,商谈营救被捕学生,表示为营救被捕学生,“虽致北京教职员全体罢职亦所不惜”。

 

蔡元培等联名保释被捕学生的函。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摄

 

5月6日晚,蔡元培又率校长团至警厅与警察总监吴炳湘交涉,愿以身家保释被捕学生。

 

5月7日上午,蔡元培亲自率北大师生在汉花园红楼面前的文科操场迎接被捕同学归来。

 

北大师生欢迎被捕学生出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陈独秀与《北京市民宣言》

 

北洋政府对惩办亲日派、拒签巴黎和约一系列诉求并未应允,反而在6月1日发出为亲日派卖国贼辩护和取缔爱国活动、查办爱国学生的两道反动命令。北京学联决定自6月3日起恢复上街讲演。

 

6月3日,北京2000多名学生分赴街头发表演说,遭到北洋军阀政府军警镇压,当天被捕学生170多人。次日,4000多名北京爱国学生重上街头表示强烈抗议,反动政府镇压学生爱国活动,北洋军阀政府派出更多军警,700多名被捕学生被关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校园成了北洋军阀政府的“临时监狱”。

 

为声援和鼓舞被捕学生,陈独秀写下不满百字短文《研究室与监狱》: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6月10日,北洋政府迫于压力释放了全部学生,并解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作为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还起草《北京市民宣言》,由胡适译成英文。宣言提出“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之权利”“免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段芝贵、王怀庆六人官职,并驱逐出京”“市民须有绝对集会言论自由权。”等5条要求,并表示倘政府不听,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陈独秀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摄

 

6月11日晚,李大钊、陈独秀等到北京城南游艺园和新世界游艺园等地向群众散发宣言。陈独秀登上“新世界”5层的屋顶花园,向下抛撒,却被早已暗中跟踪的侦缉队抓捕。

 

侦缉队报告警察总监档案材料里面记述了全过程。6月11日晚10时,陈独秀“上下楼甚频,且其衣服兜中膨满,即由文牍兼探员秦树勋、李文华跟踪侦伺。至约十时,该人潜往该商场五层楼之西南方黑暗处……手持传单,正欲往下扔撒……”

 

消息一出,全国各界团体和名人纷纷致电北洋政府,要求释放陈独秀。孙中山在上海会见北洋政府代表时说,“(逮捕陈独秀)足以使国人相信,我反对你们是不错的”;北京各校69名教授教员发起联盟保释陈独秀的运动;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刊发《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

 

被拘捕三个多月后,9月16日16点,陈独秀走出警察厅。《晨报》1919年9月17日第三版:“闻陈于昨日下午四时出厅,完全恢复自由矣。”

 

而在此之前的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签字日,中国专使最终拒绝赴会签字。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摄影记者 浦峰 王嘉宁

编辑 贾悦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北大红楼特刊|人物·旧物·建筑

相关推荐
北大红楼展出文物1357件,展览复原展示6处旧址
北京
北大红楼特刊|人物·旧物·建筑
北大红楼·旧物 | 北大红楼物与事
北京
北大红楼·旧物 | 深入工农群众 推动北方革命力量壮大
北京
北大红楼·旧物 | 一纸聘任书背后,改革中孕育新文化
北京
北大红楼·人物 | 陈独秀: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北京
与孩子共同完成“抗战作业”
教育
寻迹④│百年前“偶像”邓中夏 北京街头演讲、给长辛店工人上课
时事
北大红楼·评论 | 回望北大红楼永记薪火之源
北京
蔡奇要求追溯红色记忆、践行初心使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