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三中院首次应用电子封条,受破坏时会通过区块链平台报警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左燕燕
2020-08-18 17:20
与纸质封条相比,电子封条具有报警功能,受到近距离碰触或不法破坏时,会自动通过“区块链电子查封平台”向申请人、执法人员推送报警信息,后者可以通过手机收到警示信息。

新京报讯(记者 刘洋)8月18日,北京三中院在查封海淀区某房产时,首次使用了电子封条。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与纸质封条相比,电子封条具有报警功能,受到近距离碰触或不法破坏时,会自动通过“区块链电子查封平台”向申请人、执法人员推送报警信息,后者可以通过手机收到警示信息。


法官在房门上加装了电子封条。北京三中院供图


8月18日,北京三中院在查封海淀区复兴路51号院房产时,为保证房屋保持现有状况,且无人居住的情况下,法官在房门上加装了电子封条并张贴查封公告。

 

从外观上看,电子封条整体是长方形,两边可自由延展收缩。据执行法官介绍,这使封条附着于门上的面积更大、范围更广,能更好地起到封禁作用。封条上有超大字体的“封”字,向上展开后会有“法院查封严禁破坏”等警示语。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封条,电子封条不易损坏,还具有视频监控、报警的功能。”执行法官表示,电子封条可以对被查封财产周边情况实时视频监控,以便申请人及执行人员随时掌握被查封财产现时状况。


北京三中院首次使用电子封条。法院供图


此外,当电子封条受到近距离碰触或不法破坏时,会自动通过“区块链电子查封平台”向申请人、执法人员推送报警信息,后者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收到警示信息并决定采取措施。在报警时,封条还会播放语音警告,告知相对人违法行为后果,及时阻止可能发生的破坏查封等违法行为。

 

据北京三中院介绍,目前该院成为北京首次尝试使用这种新的查封方式的中级法院。后续工作中,三中院执行部门将认真评估电子封条的使用效果,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破解执行难题。

 

编辑 左燕燕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小城看中国|山东潍坊寿光:“蔬”写全球农业新篇章
时事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一周碳要闻: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进入披露时代(碳报第135期)
财经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被“空中激活”的手机
时事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
新京号
探访|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怎么破?北京多区用上这些新科技
北京
新闻多一度丨这届年轻人开始“硬刚”大数据杀熟 真的有效吗?
时事
最新一周网信资讯来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