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0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副队长陈忠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在组织开展老年保健品私域直播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中,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推动门店、平台、源头、消费全链条执法攻坚,尤其是扭转了“门店只算‘帮凶’不担责”的局面。
所谓私域直播,是相对于针对不确定对象的公域直播而言的一种互动营销直播活动,主要指企业或个人基于自有流量池(如微信群、企业微信、小程序等),针对已建立联系的特定用户群体,通过直播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和沟通的一种营销模式。近年来,部分不法商家通过“免费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直播领福利”等形式精准“围猎”老年群体,将其引流至私域直播间实施虚假营销,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
陈忠介绍,根据总局工作部署和舆情反映,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组织开展老年保健品私域直播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及时查办天天营养、灿耀天昂、福寿大街、垦道等电商品牌及相关私域直播平台案件,通过门店端“地毯式”清查、平台端“靶向性”整治、源头端“溯源式”覆盖、消费端“精准性”警示,推进全链条执法攻坚。截至9月底,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89件,关闭涉嫌虚假宣传、社区反映较为强烈的保健品销售门店12家,罚没款150余万元。
在门店端,执法部门开展“地毯式”清查。这些门店通过“小恩小惠获客、组建微信群、转发私域直播链接、组织听课、协助下单收货、负责售后”等一条龙服务模式,形成了完整的销售闭环,直接从中获利,而且明知直播宣传内容虚假,主观违法意图明显。对此,执法部门依法将这些门店认定为独立违法主体予以查处,破除私域直播领域形式上宣传和销售分离的执法困境,今年以来已立案查处50余家。
平台端整治成为关键突破口。闵行区局、黄浦区局在全国率先查办“某因”“某睹”两个私域直播平台帮助虚假宣传案件。调查发现,上述平台开发了直播间访问人次和点赞数修改功能、访问人次倍增功能、机器人暖场功能,可操控虚拟账号发布预设评论。其中一场直播从实际观看30人被篡改为180余万人在线观看,共涉及6000余场商业直播存在数据篡改行为,目前主要违法行为已调查完毕,拟调查终结并作出处罚。
源头治理方面,执法部门不仅查办在沪组织实施虚假宣传的企业总部,还及时将外省市相关企业的违法线索移送处理,打破地域壁垒。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