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035年覆盖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
新京报 记者 陶野 编辑 陈莉
2025-09-25 11:49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陶野)9月24日,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发布。


我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是,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回顾上一轮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然而,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提前六年就完成了“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与2015年和2020年提交的前两份国家自主贡献相比,此次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呈现革命性升级。它首次覆盖全经济范围和所有温室气体种类,而不仅仅局限于二氧化碳排放。表明我国碳排放的治理范畴正从单一领域向全经济领域扩展;气候治理已超越碳排放治理,转向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领域。


中国已经为此做好准备。今年以来,全国碳市场治理范围加速扩容,已将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纳入,下一步还将延伸至石化、化工、航空等行业。《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国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这些中国已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的指标,向国际社会释放出“行胜于言”的信号。2035年新目标的公布,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气候行动的系统性,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气候行动的雄心与决心。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陶野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时事
一周碳要闻:电力连续破万亿背后的“经济账”(碳报第165期)
财经
碳讨|建设“路线图”出炉,我国碳市场迎来首份中央文件
财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第一看点
一周碳要闻:我国碳市场迎来首份中央文件(碳报第162期)
财经
山西举办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专场推介会,签约13个项目
新京号
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召开,多方专家共探罕见病事业发展之路
消费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新京号
智映未来 启势京西—— “潭柘智空”以超算引擎绘就计算视听新蓝图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碳报第161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