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文化论坛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揭晓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张建林 王子诚 编辑 张树婧
2025-09-23 22:00

9月23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开幕。本届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汇聚全球文化科技领域智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主论坛宣读法国文化部长致信

希望在电影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以“以文化为桥梁连接世界”为题发表演讲,指出中法两国经历了数代人的努力,建立了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深厚友谊。

 

主论坛上,拉法兰宣读了法国文化部长拉茜达·达蒂致北京文化论坛的一封信。信中指出:我们两国都深知“长久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源自于对文化的珍视,文化长久植根于历史深处,这种力量也体现在始终将文化置于外交核心位置。两国元首也共同强调了文化在双边关系中的核心作用。

 

“2024年中法文化旅游年的成功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两国通过举办各种丰富活动,展现丰富的文化遗产、当代艺术以及文创产业,展示了中法两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法国不仅展现了希望让中国公众更好地了解本国悠久历史与文化遗产的意愿,同时也展示了当代创作者们的活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2024年同样是庆祝两国关系史上特殊时刻的最佳年份——即自1964年戴高乐将军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为两国关系开启新篇章。”

 

拉茜达·达蒂在信中表示:“未来,我们当然要继续推动一些重点文化合作。尤其要提到中法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合作,包括法国相关机构与中国陕西省文博单位的合作。我们希望在文化产业领域,尤其是电影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

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数字创新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表示,中国始终坚定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并在数字创新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历史与文化认同的有力见证,是全球各个社区获取记忆、身份认同与韧性的源泉。在扎赫·伊伦都·阿索莫看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不仅关乎守护过去,更关乎塑造未来。

 

如今,《世界遗产名录》已收录1200余处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覆盖全球所有地区,总面积超过480万平方公里。这些遗产地承载着全球已记录物种的五分之一以上,包括7.5万余种植物,以及3万余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从古老城市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这些遗产地既彰显了人类的创造力,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扎赫·伊伦都·阿索莫认为,世界遗产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创造包容性经济机遇,促进教育与创新,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同时让人们与共同的历史和环境紧密相连。不过,他也指出世界遗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气候变化加剧引发洪水、火灾与海平面上升;过度旅游给脆弱的遗产地带来压力;生物多样性丧失、城市化与冲突则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助力。它让我们得以用前一代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对遗产进行记录、监测与管理。”扎赫·伊伦都·阿索莫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推出沉浸式遗产体验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地导航仪等多个工具,这些工具不仅有助于应对当前挑战,更能推动数据、知识与经验的开放共享,促进跨国界合作。

 

他在会上提到,自1985年批准《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始终秉持公约精神,在公约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拥有 60 处世界遗产地,其实践充分展现了如何借助技术力量保护文化瑰宝,同时增进公众对遗产的理解与参与。如今,尖端技术正全面改变中国各地遗产保护与体验的方式。

 

扎赫·伊伦都·阿索莫说,“中国在数字创新领域的引领地位以及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坚定承诺,使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将共同塑造一个‘世界遗产得到保护、颂扬并为全人类共享’的未来。”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正式揭晓

 

9月23日晚,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正式揭晓。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1)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成果丰硕

 

2024年5月,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在京正式揭牌。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成立学术委员会,设立首批7家协同研究基地。召开理论研讨会,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组织编写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案例选编,持续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宣传阐释,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2)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深化中外文明对话

 

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时任希腊总统萨克拉罗普卢向大会致贺信。大会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深入研讨古典文明时代价值,并宣布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成立。大会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举措,增进了国内外对古典学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获得学界广泛认可。

 

(3)北京打造长城保护实践新样本

 

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回信,强调要“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在守护长城遗产方面,扎实开展长城保护条例立法、大力推进长城博物馆建设、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长城资源信息及监测预警平台;在弘扬长城文化方面,努力发掘蕴含其中的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精神内核,更好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价值、体现时代新风。

 

(4)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古都新韵

 

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贡献了中国智慧。北京市立足这一崭新起点,全面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传承,出台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完成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中轴线周边人居环境,持续强化博物馆、美术馆、城市会客厅等文化设施功能,让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中轴线,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5)“240小时过境免签”带火国际文化游

 

2024年,北京市创新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扩展至240小时”新政,北京口岸全年共为92万人次外籍旅客办理免签手续,向6.4万人次签发144小时或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入境旅游持续升温,有效增强了北京城市国际竞争优势。北京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让全世界看见北京、读懂中国,更好领略大国首都的传统文化魅力和时尚发展活力。

 

(6)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作为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是中国近年来发掘历时最久、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2024年,考古首次发现都城两重城垣结构,发掘迄今所见最大规模的西周封国宫殿建筑基址,成为研究古代人群关系、社会结构的重要突破。就在古希腊城邦开始大量出现、古印度雅利安人逐渐向南推进之时,北京三千年建城史也徐徐拉开大幕。这一考古新发现,为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始终屹立世界文明古国之林再添新实证。

 

(7)“爆款文创”引领文博新潮流

 

2024年,文博文创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一冠难求”、累计销售百万件,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火爆出圈、带动文创销售3500万元。小小冰箱贴正成为传统文化全新载体,成功走入年轻人社交圈并迅速成为新宠,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捧、回归、喜爱和传承。

 

(8)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推动中国诗歌走向世界

 

2024年7月,国际“青春诗会”首次举办金砖国家专场。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的49名诗人与23名中国诗人齐聚北京、杭州,通过诗歌主题论坛、文化参访等文化交流活动,共同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活动有力促进中外青年诗人交流,推动金砖国家人文合作走深走实,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成就和以诗歌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魅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学力量。

 

(9)“全球Z世代逛北京”感受中华文化

 

2024年11月,“全球Z世代逛北京”活动在京启动,搭建起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围绕“历史传承、科技创新、生态文明”主题,邀请全球Z世代内容创作者,探访首都文化科技地标。活动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形式,以年轻化、国际化的语言进行创新表达,生动展现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发展活力,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传播新样本作出了有益探索。

 

(10)北京率先实施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

 

2024年,北京市作为全国首个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试点地区,锚定国际一流目标,实施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共征集项目439个,获专利372个、软件著作权577个、奖项233个,制定标准122项,产生经济效益超300亿元。以实施行动计划为契机,北京市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优化提升双向赋能,全面统筹文商旅体,拓展“超现场”等超高清视听渠道应用,链接经典赛事、文化空间、核心商圈、群众生活,让更多市民更便捷地尽享视听盛宴、感受文化美好。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张建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子诚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丨2025北京文化论坛

相关推荐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都有何来头?
北京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新京号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时事
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从北京文化论坛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进展
北京
【热点资讯】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发布!
新京号
何以中国|圆明园以数字科技重现盛景,以文物回归延续文脉
北京
看见大国首都,读懂文化北京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早安北京0924:最高温27℃;北京推出500余项消费活动迎双节
北京
征集令!“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启幕
北京
北京文化论坛9月23日开幕,中外嘉宾将共议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新京号
热门评论
186****6630
1天前
文化盛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