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任期持续了9个月。当地时间9月8日,弗朗索瓦·贝鲁在法国国民议会信任投票中落败。9月9日上午,贝鲁代表政府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马克龙接受贝鲁辞呈,并表示将在“未来数天内”任命新一任总理。然而当天晚上,马克龙就宣布,任命现任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担任政府总理一职。
贝鲁是马克龙第二个总统任期内的第五位总理,也是过去一年多来第三位下台的总理。2024年12月13日,73岁的弗朗索瓦·贝鲁临危受命,接替任期仅持续三个月的前总理米歇尔·巴尼耶,成为法国当年内的第四位总理。9个月后,贝鲁也被迫下台。
分析认为,贝鲁的被迫下台,彰显了法国政治危机的加剧。而勒科尔尼虽然和贝鲁“无缝衔接”,但仍面临着和贝鲁相似的难题——如何在分裂的国民议会中通过法国2026年财政预算案。在2027年法国总统选举到来之前,法国政坛动荡或许还会持续。
“债台高筑”
“你们有权推翻政府,但你们无权抹杀现实。”当地时间9月8日下午,贝鲁在国民议会举行投票前对现场议员们说,“现实依然残酷:支出将继续上升,本已难以承受的债务负担将更加沉重,成本也将更高。”
引发此次法国政府倒台危机的,是法国近些年面临的老问题——年度财政预算案。去年12月,正是由于想要强行通过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任总理巴尼耶被国民议会罢免,成为法国任期最短的总理,也是数十年来首位被国民议会罢免的总理。
一直到今年2月3日,接任的贝鲁动用宪法相关条款授权,不经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了2025年预算草案。贝鲁也因此遭遇了两次不信任投票,但他都顺利度过。半年后再次面临类似困局,贝鲁没能挺过。
今年7月,贝鲁公布法国2026年预算草案,计划削减财政支出438亿欧元,以防范公共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这一方案引发了极大争议,外界普遍认为法国国民议会不可能通过这一草案。
债务问题是法国近些年来面临的一项治理难题。法国是欧洲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是欧元区公共债务第三高的国家——仅次于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意大利。
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6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法国公共债务总额达到3.345万亿欧元,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4%,较去年底上升了0.7个百分点。换言之,法国每一位公民身上都背着大约5万欧元债务。
根据欧盟的规定,成员国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然而,法国去年的预算赤字达到5.8%——几乎是欧盟规定上限的两倍,今年预计也将达到5.4%。这意味着,法国的公共债务将持续上涨。
新华社分析指出,法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福利国家,然而近年来受生产力下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影响,高福利体系给公共财政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简言之,法国的高福利带来了高债务,而社会体系已难以维持。
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在国民议会举行的信任投票中未获通过,贝鲁代表政府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马克龙2025年9月9日接受了贝鲁代表政府递交的辞呈。图/IC photo
在9月8日的国民议会投票前,贝鲁发表了一番讲话。他将法国描述为一个依靠“生命支持”、沉迷于消费的国家,称为维持高福利体系以及满足安全和公共卫生支出需要,法国政府在过去50年间“借债成瘾”,把财政超支当“家常便饭”。贝鲁说,当前的债务水平将使得未来的年轻人“陷入奴役状态”。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贝鲁政府提出在2026年的财政预算中削减财政支出438亿欧元,包括冻结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的年度涨幅,取消两个公共假日等。贝鲁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将2026年的预算赤字降至4.6%,从而逐步恢复法国公共财政的稳定。
但贝鲁的方案显然不受欢迎。过去几周内,法国国民议会就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BBC称,面对沉重的公共债务压力,法国左翼政客呼吁增加税收,而不是削减预算。来自左翼和极右翼的议员表示,贝鲁只是试图转移责任,指责他和马克龙导致法国陷入当前的境地。
在法国国内,贝鲁的支持率也不高。有民调数据显示,大部分法国民众都不认为公共债务是法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更关注生活成本上升等现实难题。而贝鲁提出的削减养老金、撤销公共假日等举措,也引发了许多民众的不满。
“政治自杀”
现年74岁的贝鲁是法国政坛知名的中间派,他曾三度参加法国总统选举,但都未能当选。贝鲁也是一名历史学家,曾出版了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传记——亨利四世1610年在巴黎被刺杀身亡。
2024年12月3日,当总理任命降落在他头上时,他就知道前路布满荆棘——他领导的是一个分裂的中右翼联盟,在国民议会中并无稳定的多数。这让他领导的政府步履维艰,甚至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到和巴尼耶一样的处境。
也因此,当贝鲁于8月25日宣布寻求国民议会信任投票,以为其提出的预算案争取支持时,许多人认为这是一场几乎必败的“豪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甚至称,这是“政治自杀”。
一些评论人士指出,贝鲁实际上可以不急着宣布信任投票,而利用未来一段时间努力争取各方势力支持。或者至少,他可以等待反对党提出不信任动议,这样他至少还有一段时间可以运作。
但贝鲁坚持主动寻求国民议会信任投票。据法新社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贝鲁是希望“死在舞台上”。还有一名政府部长匿名表示,贝鲁希望“撰写他自己的传奇”。而9月8日的国民议会信任投票结果显示,贝鲁赌输了——仅有194名议员支持他,反对票高达364票。贝鲁不得不辞职。
贝鲁输掉这场“豪赌”在外界意料之中。事实上,自去年6月起,法国政局就处于持续动荡之中。
2024年6月,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取得历史性胜利,赢得法国81个席位中的30个,而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政党所获议席远少于“国民联盟”。结果公布一小时后,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为法国新总理。图/IC photo
马克龙的这场“豪赌”,结果也不尽如他意。为了阻击极右翼势力继续扩大,马克龙在这场选举中与左翼联手。但最后,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成为最大赢家,在新一届国民议会中获得最多议席。
马克龙所在的中间派联盟“在一起”位居第二,“国民联盟”及其盟友位列第三。由于没有哪个联盟获得绝对多数议席,法国国民议会呈现出左、中、右三股势力“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让马克龙步履维艰,也让法国政府在国民议会中缺少稳定的多数支持。法国国民议会共577席,目前“新人民阵线”占据180席,“在一起”联盟获159席,“国民联盟”及其盟友获142席。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彭姝祎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年7月份的国民议会选举后,法国政治日益呈现出碎片化和极化的发展态势,马克龙面临的政治危机不断加剧。与此同时,由于国民议会中“大党不大、小党不小”,总理想要顺利施政非常困难。
去年7月的国民议会选举后,时任总理阿塔尔辞职。此后,马克龙与多个政党展开磋商,试图就新总理一职达成一致。他否决了左翼势力提出的总理人选,最终于2024年9月5日选择了来自右翼政党共和党的巴尼耶为法国新一任总理。
去年12月4日巴尼耶遭国民议会罢免后,马克龙花了一周多的时间确定了下一个总理人选——他的长期支持者、中间派人士弗朗索瓦·贝鲁。贝鲁于2024年12月13日正式担任法国总理,直至今年9月9日,他向马克龙递交辞呈。
但不管是中间派的贝鲁,还是来自右翼政党的巴尼耶,都没能在分裂的国民议会中争取到足够的支持以通过相关法案。
彭姝祎表示,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在议会不占多数,这让他推出的改革举措难以在议会获得通过。他曾试图在议会寻找所谓“动态平衡”,即在部分议题上寻求右翼支持,在某些议题上寻求左翼支持,但这样的政府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推翻。
而近些年来,法国政治妥协缺失,这也使得政府要推进改革困难重重。英国《卫报》一篇评论文章指出,法国各政党一贯不会通过妥协来推进改革。执政党提出的改革方案,总会遭遇在野党和其他利益团体的阻挠。
新总理的难题
如今,难题又交给了马克龙。马克龙于2022年5月赢得连任,第二次战胜极右翼候选人勒庞。但自此之后,“找总理”就成了一项令马克龙头疼的周期性难题。
在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产生。作为总统,马克龙主要负责法国的外交、防务等方面的政策。总理则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总理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同时向国民议会负责。国民议会可以投票推翻总理。
马克龙获得连任后,选择了伊丽莎白·博尔内为总理。她的任期持续了一年半——去年1月8日,博尔内递交辞呈,外界认为这是马克龙改组政府的一个举措。次日,马克龙任命加布里埃尔·阿塔尔为新一任总理,34岁的阿塔尔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理。
阿塔尔的任期没能超过一年。去年7月,由于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在国民议会选举中表现不佳,阿塔尔主动辞职。9月5日,马克龙任命巴尼耶为新一任总理。三个月后,马克龙又选择了贝鲁接替巴尼耶。
贝鲁辞职后,外界都在猜测,马克龙这一次会选择一位什么样的总理:是继续选择来自中间保守派团体的政治家,还是转向左翼,或是选择一位技术官僚。
若是不想任命两年内的第五位总理,马克龙还有另一个选择——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选举。这也是极右翼势力所呼吁的。勒庞在8日晚的投票后表示,“这一刻标志着幽灵政府痛苦的结束。”她呼吁解散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外界此前分析认为,贝鲁辞职后,马克龙或许也会需要花费几天甚至数周时间寻找一位新总理。但出乎意料的是,马克龙在接受贝鲁辞呈的当天晚上就宣布了新人选——国防部长勒科尔尼。
资料图:法国新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左)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图/IC photo
现年39岁的勒科尔尼被认为是马克龙的忠实追随者,在去年12月的总理提名中,勒科尔尼就进入了最终名单,但马克龙在最后时刻选择了贝鲁。
不到一年后,勒科尔尼还是被任命为新一任法国总理,也是马克龙自2017年上台以来的第七位总理。勒科尔尼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总统委托他组建一个有着明确方向的政府,“捍卫我们的独立和实力,服务法国人民,并确保政治和体制稳定,维护国家团结统一”。
推动通过2026年财政预算案将是勒科尔尼的首要任务。爱丽舍宫9日在一份声明中称,勒科尔尼出任总理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和国民议会中的各政治团体举行磋商,以推动通过法国2026年财政预算案。
中间派人士对勒科尔尼出任总理表示支持。贝鲁所在的民主进步党成员马克·费斯诺表示,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复苏,尤其是通过预算,所有的政治力量需要达成妥协。
曾于2017年至2020年担任马克龙政府首任总理的爱德华·菲利普对法国TF1电视台表示,勒科尔尼是一位不错的人选,因为他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懂得辩论,他需要这种辩论和倾听的才能,才能在当前的复杂情况下达成协议。”菲利普说。
但勒科尔尼面对的局面并未改变。新政府在国民议会仍无多数席位,这意味着他要弥合各方分歧,在国民议会通过预算案仍阻碍重重。事实上,左翼和极右翼反对党都对勒科尔尼的任命表示不满。
勒庞称,马克龙“正与他的一小群忠实拥护者一起,在他的地堡里准备给马克龙主义最后一次冲击”。 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领导人梅朗雄则说,一切都没有改变,马克龙“是时候卸任总统了”。
过去几年,由于推出的多项改革措施引发争议,马克龙一直面临着提前下台的呼声。但马克龙拒绝辞职,称“将全面履职直到任期结束”。马克龙的任期将在2027年5月结束,届时他不能再寻求连任。
法国主要政党目前都瞄准了2027年的总统选举,而这也让法国国民议会各派系之间达成妥协更为困难。彭姝祎认为,法国的政治乱局很可能会持续到2027年。
目前,勒科尔尼最迫切的任务,或许是应对法国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当地时间9月10日,法国将迎来一场名为“封锁一切”(block everything)的全国性示威抗议活动,这可能导致法国道路、学校和企业关闭。
“封锁一切”运动今年7月发源于网络,过去几周在多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快速发酵,一些人甚至将其和2018年的“黄马甲运动”类比。9月10日的示威抗议活动原本是要反对贝鲁提出的削减预算法案,如今贝鲁虽辞职,抗议仍将继续。据报道,法国政府计划派遣8万名警察应对抗议。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胡杰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