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24款驱蚊产品核查:“日本叮叮”只是商标名,无驱蚊成分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刘旭 编辑 王鹿
2025-08-20 21:54

“秋后的蚊子猛于虎”,每年北京的初秋、中秋都是蚊虫活跃时期,加上基孔肯雅热疫情,防蚊驱蚊产品受到颇多关注。不过,市场需求的提升也伴随一些问题,如无“三证”产品当作防蚊驱蚊产品售卖,以“嗡”“叮”等字眼暗示驱蚊功效,货不对板,甚至一些“三无”产品也在市场销售。


近期,新京报记者从线下超市、连锁店及多家电商平台购买了24款防蚊驱蚊产品,包括蚊香、驱蚊花露水、驱蚊液、防护贴(含精油贴)、驱蚊喷雾等,购买渠道涉及电商、便利店、商超等。


总体来看,蚊香、驱蚊花露水等传统驱蚊产品对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以及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即“三证”)的标志较为规范。无论线下还是电商平台,以天然成分、植物萃取等为卖点的防护贴、驱蚊手环类产品,则在实际销售中以“防叮”“远离夏季嗡嗡滋扰”等内容,打起了防蚊驱蚊擦边球。另外,24款产品中,有15款未在外包装中标注“三证”,其中防护贴、防护手环占比达三分之二。


问题1

以远离“嗡”“防叮”擦边驱蚊,防护贴、手环居多


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发布的《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按照《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的规定,农药标签应当标注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以及农药生产许可证号等(即“三证”)。


在记者购买的24款产品中,根据产品规格,售价从5元多到近70元不等,其中共有9款产品明确宣称具有防蚊驱蚊功能,且均在外包装标注了“三证”及有效驱蚊成分含量等信息,主要为花露水、驱蚊液、蚊香液等产品形式。15款产品未标注“三证”,其中,多款产品虽未直接宣称防蚊、驱蚊功能,但在产品详情及视频讲解、介绍中以远离“嗡”、健康驱蚊虫、默默无“蚊”等内容暗指防蚊、驱蚊功效。这其中又以防护贴、手环类产品居多,共有10款,占到了未标注“三证”产品的三分之二,仅有一款名为“绿鼻子精油驱蚊贴”的产品外包装标注了“三证”。


在某电商平台袋鼠妈妈婴童用品旗舰店,一款植物精油贴的产品页面提到了“天然植萃精油贴 6H贴身防护”的内容,从产品名称及页面展示内容来看,并未明确提及防蚊驱蚊相关内容,但在产品介绍及详情介绍中,均有暗示防蚊子叮咬的相关内容。在该产品的视频介绍中,字幕还提及“夏天带孩子外出被咬得一身包;8H长效防护不含避蚊胺。”在产品详情中,还出现婴儿睡眠的图片,并配以“自带360°嗡声‘隔离罩’”的内容,并提示“科学配比植物精油;远离夏季嗡嗡滋扰;植萃精油释放气味驱赶叮扰”。


袋鼠妈妈婴童用品旗舰店所售的植物精油贴宣传截图。


经查,这款植物精油贴执行的标准(Q/XSWD 073)为该产品生产企业厦门市胜伟达工贸有限公司制定的植物精油贴企业标准,适用于由符合标准规定的植物精油溶液或香料溶液或混合物溶液为原料,滴加在无纺布、棉绒布、PU革等载体材质上所制作成的植物精油贴,未涉及驱蚊防蚊功能。


在某电商平台的戴可思官方旗舰店亦存在类似情况。在一款防护贴产品的介绍页面中,多次提及了防蚊驱蚊,如“贴”身防护、蚊虫拜拜、一贴防叮6小时,变身“蚊子绝缘体”;客服也向记者表示,产品主要靠柠檬桉提取物、香茅提取物等草本植物散发的味道来达到避免蚊虫叮咬的效果;效果可长达6小时左右。不过,与电商平台的介绍不同,这款戴可思植物防护贴的实际包装上并没有防蚊、相关内容,产品主要成分为柠檬桉提取物、香茅提取物,产品介绍中提及“不含DEET(避蚊胺),香味可在6小时内缓慢挥发,在人体周围形成保护圈”。


润本旗下的部分产品也存在上述现象。在某电商平台的润本旗舰店,记者咨询润本叮叮植物精油贴是否可以驱蚊,客服隐晦地表示,该产品是通过气味减少赶走嗡嗡的烦扰声,“这款产品是采用植物精油成分,如里面含有的香茅油,很多文献和百科都有介绍其功能,可以借鉴”。客服还发来一张“香茅油词条介绍”的图片,里面提到其也可用作杀虫剂、驱蚊药。另外,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润本旗舰店直播间中,润本叮叮植物精油爆爆珠贴也被主播介绍有驱蚊功效。


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工作人员在202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强调,驱蚊产品纳入农药监管的核心原因,正是近年来市场出现一些以“纯天然”“生物提取”为噱头的产品。尤其部分进口产品缺失中文标签及农药管理信息,未经毒理实验等安全评估便被用于婴幼儿、孕妇群体,存在安全与健康隐患。


针对产品是否具有防蚊驱蚊功效以及宣传内容是否有研究予以支持等问题,8月11日,记者分别向戴可思、袋鼠妈妈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问题2

文字游戏“套路”再现,“日本叮叮”只是商标名


有的产品商标玩起了“文字游戏”。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日本叮叮自营旗舰店购买的“日本叮叮安心防叮喷雾”,其外包装并未标注“防蚊”“驱蚊”字眼,亦未标示农药登记证号等信息。但其含有“叮叮”字样的商标,却容易使消费者误解其具有驱蚊效果。


在该产品的介绍、视频讲解、直播讲解等多个环节中,均提及了防蚊、驱蚊等相关内容。如该产品介绍页面显示“长效驱蚊5个小时”“轻轻一喷远离叮咬”等内容,并用红色字体突出了“预防基孔肯雅热”字样,产品视频讲解中也提及“在户外还有不被蚊子叮的时候,多亏了这个叮叮驱蚊喷雾,内含10%的驱蚊酯;喷一喷,蚊子基本不见踪影了”。


在产品外包装最下方,则以小号字体提示,“日本叮叮”为著作权,无其他含义。


不过,这一商标的合法性也存在疑问。据企查查,目前国内有17个“日本叮叮”相关商标处于注册申请中,另有49条申请状态为“商标无效”。其中,目前申请人包括一家名为广东三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与上述日本叮叮安心防叮喷雾的生产商广东三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共同实际控制人李贞彬。一位长期居住在日本的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目前日本市场上并没有见到日本叮叮这一品牌相关产品在售。8月11日,就商标合法性问题,记者向广东三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去采访提纲,但该邮件已被退回。


此外,日本叮叮安心防叮喷雾包装信息还有多处与店铺宣传不符,如产品介绍视频中提到的“10%驱蚊酯”并未出现在产品成分表中,其成分包括水、乙醇、甘油等,还包含丁二醇、母菊花提取物等微量成分。


问题3

无证产品摆上商超防蚊驱蚊货架


在记者购买的24款相关产品中,总体来看,线下商超的多数产品在外包装中标注了“三证”,仅个别不具备“三证”的产品出现在防蚊驱蚊产品货架。


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星罗城购物中心的屈臣氏,记者询问驱蚊产品有哪些,店员带领记者来到一处货架,最上层主要为驱蚊液产品,外包装均标注了有效驱蚊成分含量及农药证登记证号等信息。该店员介绍,第二层货架上的手环和贴纸可以给儿童使用,包括金鸟手环、贴乐士精油防护手环、竹野家香薰贴三款产品。记者注意到,这三款产品包装上并未明确标注“驱蚊、防蚊”字样,也没有农药登记证号。其中,贴乐士精油防护手环和竹野家香薰贴两款产品,在包装上的产品特点中有“远离滋扰”等字样。


星罗城购物中心屈臣氏内,三款驱蚊产品均无“三证”。


其他商超也存在类似情况。在三河市燕郊的沃尔玛内,驱蚊产品货架上放置有包括驱蚊液、电热蚊香液、蚊香、手环、贴纸等多类型产品。其中,手环和贴纸类产品的包装均未明确“驱蚊防蚊”功效,产品包装亦无农药登记证等信息,涉及产品包括润本叮叮植物精油贴、润本叮叮植物精油香圈、日本金鸟手环。“润本叮叮植物精油贴”的产品外包装还印有“一贴可抵8h、夏日‘芳香罩’、夏季出行随贴随用、全家适用”等信息。


三河市燕郊的沃尔玛内,无“三证”的润本叮叮植物精油贴、润本叮叮植物精油香圈与其他驱蚊产品一同摆放。


在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家711店内,润本叮叮植物精油香圈与多款驱蚊液放置在一起,不同的是,几款驱蚊液均在外包装中标注了“三证”,而这款植物精油香圈并未标注。记者向店员询问该产品能否用于驱蚊,店员在查看了外包装后表示“这上面没写就是不能用。”


也有部分商超的线上线下平台所售相关产品存在区别。在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家物美超市,记者注意到,防蚊产品货架中放有电热蚊香液、驱蚊液、蚊香片等,外包装均标注了“三证”。记者询问有无防蚊贴等类型产品时,店员表示线下并未售卖,线上有售。在其线上平台多点App中,有两款不同规格的精油贴在售,此外还有多款名为植物精油手环的产品,此类产品外包装亦未标注“三证”。


针对润本叮叮植物精油贴、润本叮叮植物精油香圈等产品是否具有驱蚊功效、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等问题,8月19日,记者向润本股份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问题4

采用葡萄籽油国标,实为“三无”产品


24款产品中,还有一款“三无”产品,不仅暗示驱蚊,标注驱蚊率,采用的标准更是与产品不符。在某电商平台“TOP喜客来工厂店”,一款名为三丽鸥驱蚊手环的产品页面显示“驱蚊率提升99.9%;孕婴可用 远离叮咬;植物精华萃取”等内容,并在产品展示图片中配有“中国34省不同蚊子都能驱”的字样。产品介绍中还以小号字体显示“产品从植物中萃取香茅油、薄荷油、黄春菊等天然成分科学配比,符合GB/T22478-2008国标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结果显示,GB/T22478-2008为葡萄籽油国家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籽为原料加工的供人食用的商品葡萄籽油。


该产品包括一个驱蚊手环和六根驱蚊棒,驱蚊手环与驱蚊棒为独立包装,但两个外包装上均无任何文字内容,产品生产厂商、生产日期、主要成分等无从得知。记者就此询问店铺客服,对方表示货物为工厂直销,成分也都是纯植物成分,可放心使用。在记者进一步询问工厂名字时,客服仍未正面回应,表示“是正品,我们是三丽鸥的代加工厂”,并给出了不放心不敢使用,可以退货的答复。该店铺上传的营业执照显示,商家主体为项城市不刃百货零售店(个体工商户),位于河南省周口市。


问题5

产品货不对板,蚊香到手成艾草熏香


部分产品还出现了货不对板的情况。在某电商平台,记者以蚊香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一款提示“基孔肯雅热强效驱蚊”的产品排名靠前,并标注“不驱蚊退全款”。在该产品介绍页面,标有“艾草盘香祛味檀香蚊香家用驱蚊”等内容,并在产品介绍图片中对比了普通蚊香与天然植物型艾草蚊香。图片介绍显示,后者不含避蚊胺,比拟除虫菊酯和楂香结合,创新3个安全驱蚊技术,即“日本SEF精油萃取技术 8大植物萃取强防叮 超长燃烧约3小时”。此外,产品详情中提及的“驱蚊质检报告”图片模糊不清,且频频提到健康驱蚊虫、默默无“蚊”等内容,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客服也向记者明确,该产品可以驱蚊防蚊。


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所售的艾草蚊香,宣称“天热艾草驱蚊 高效又安全”。


事实上,该产品外包装显示的商品名称为艾草(盘香)香薰,并无防蚊驱蚊相关内容,亦未标示“三证”。对此,店铺客服表示“驱蚊是利用点香散发的味道;艾草本身就是有驱蚊效果的”。外包装显示,该产品执行标准为GB26386-2011,经查询,该标准为《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适用于宗教、礼仪、祭祀等公共场所及改善室内外环境使用的固态燃香。


产品外包装显示,该产品品牌商与制造商分别为深圳市奈觉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永春宇宣香业有限公司。对于产品货不对板及是否具备所宣称的防蚊驱蚊功能等问题,8月11日,记者也向企业发去采访提纲,邮件亦被退回。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刘旭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刘旭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新京报消费质量报告⑧这些“驱蚊产品”不驱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