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赛马会(以下简称“马会”)自2022年积极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行的“共创明‘Teen’计划”,该计划通过政、商、民三方协作,聚焦弱势基层家庭青少年,助他们设定人生目标、打破跨代贫穷的枷锁,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马会和其慈善信托基金已支持三期计划,自2022年第一期推出以来累计拨款达约3100万港元,涵盖导师配对、资源开放与多元体验,成为计划持续成长的重要支柱。
今年暑假,马会再次对该计划进行投入,支持超过90名第三期学员赴四川展开为期五天的学习交流团——以体验中华文化精髓、感受民族发展脉搏和激发自信的方式,凝聚青年成长力量,树立未来方向。
学员在四川香港马会奥林匹克运动学校合影留念。
2025成都之约:学习交流团凝聚青年力量
学习交流团欢迎晚宴于8月11日在四川成都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马聪、香港赛马会公司事务执行总监谭志源、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总干事杨建霞及其他嘉宾,包括五名马会友师均有出席。
学习交流团欢迎晚宴现场嘉宾合影。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欢迎晚宴致辞时,感谢马会对“共创明‘Teen’计划”作出不少贡献和付出,包括拨款支持三期计划推行及资助四川学习交流团,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增强自信。他劝勉学员珍惜这次交流机会,相信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香港赛马会公司事务执行总监谭志源表示,马会一直致力于帮助不同背景的青年人发展潜能,多年来通过不同举措,鼓励他们成为积极公民贡献社会,并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员参观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他进一步提到,马会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便与四川保持紧密合作,累计拨款逾10亿港元支持多个灾后重建项目;此次学习团亲身安排学员参访两项援建成果,包括全国首家专注备灾、减灾与灾后重建的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及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四川香港马会奥林匹克运动学校,让学员在真实场景中理解川港合作,学员也将走访当地著名的文化景点和创科企业,并与当地青少年互动交流,深化友谊与文化认同。
学员在四川香港马会奥林匹克运动学校与当地学生交流互动。
一名学员在交流中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到这里能真正感受到国家的文化氛围,还有发达的科技与体育,看到中国的大飞机,我感到非常自豪。”这不仅是个人的心灵成长,也昭示着更多香港青少年正在从这类跨界交流中获得自信与归属。
三年坚守同行:马会助力“共创明‘Teen’计划”成长之路
回顾“共创明‘Teen’计划”的历程,2022年,中国香港政务司司长在记者会上介绍,这个计划名为“共创明‘Teen’计划”,学员对象主要是来自弱势社群的家庭。“因为我们认为,在这一班学员中,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我们最有需要扩阔他们的眼界,给予他们更多视野,让他们与一些星级导师和友师交流,他们便会知道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说,青年人对香港未来很重要(原话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所以我们一定要投放多些努力。”该计划希望有官、商、民合作,商界在其中的角色在于:第一,提名一些具丰富人生经验的友师。第二,协办一些具启发性的团体活动,以拓展学生视野。最后是赞助该计划。
学员在四川香港马会奥林匹克运动学校进行参观。
马会对官方的响应非常迅速,当年10月,马会便宣布通过慈善信托基金捐助计划,并开放大馆、滘西洲公众高尔夫球场及公众骑术学校等设施供学生参访,同时安排管理层举办分享会;同月出席计划启动礼,首期成功招募2800名青少年,并为他们配对导师资源。此后,赛马会持续推动项目成长。
2025年1月,第二期毕业典礼在启德体育馆举行,赛马会现场祝贺4000名毕业学员,并重申将通过捐款、提名部分员工及赛马会学者担任导师、与学生分享经验、安排参观设施等多元方式持续参与。同年8月,赛马会宣布自计划开展以来,已累计拨款约3100万港元支持三期推行,并将在四川举办第三期5天学习交流团,延续杭州模式并丰富学员体验。三年来,赛马会为超过一万名青少年提供了实质支持与成长机会,充分展现了其践行公益、促进社会向上流动的长期承诺。
香港赛马会多元支持青年发展,践行公益与家国情怀
近年来,香港赛马会在支持青年成长方面持续深耕,不仅通过“共创明‘Teen’计划”为来自基层家庭的青少年提供教育、导师指导和学习交流机会,也积极拓展青年发展领域的多元可能。除了资助香港青少年参与交流研学,马会还支持青年领袖发展计划、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以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平台,致力于培养青年领导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通过支持“何以中华”文化大使计划、“孩子,圆你故宫梦”2025年度公益夏令营等活动,马会帮助青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意识,同时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
学员在都江堰著名文化景点合影留念。
从“共创明‘Teen’计划”的资助与四川交流团的实践,到多元青年发展项目的持续推动,马会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用行动支持青年成长、促进社会向上流动,并在制度与社会资源的衔接中,为香港青年提供切实机会与视野。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马会对公益事业的长远承诺,也体现了其深植香港、关爱青年、连通国家的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为香港青年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上注入了坚实力量。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