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吴梦真 通讯员李天佳)7月21日,北京朝阳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发布了《涉外、涉港澳台审判白皮书(2020年度-2024年度)》。会上通报,2020年至2024年朝阳法院共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235件,涉及70余种案由、60余个国家和地区。
通报会现场。图源:朝阳法院
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朝阳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纠纷总体数量稳中有升,同时调解撤诉案件数量逐年增加,调解结案的占12%,撤诉及其他方式结案的占33%。从案由来看,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中,离婚纠纷等家事案件和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等合同纠纷所占比重较高。涉外、涉港澳台刑事案件中,涉及危险驾驶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职务侵占罪等20余种罪名。
朝阳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庭长白星晖介绍,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呈现出涉外要素复合叠加的特点,涉案主体多元,包含国际知名人士、大型跨国企业、外资中小企业、国际组织等;案件类型新颖复杂,涉及数字版权、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等知产纠纷和跨境电商、金融投资、新业态用工等新兴领域民商事纠纷;涉案标的种类多、价值高,既有境内资产又有域外资产,既有房屋车辆等又有股权期权、虚拟货币等。
“这些特点都充分彰显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对我们的审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朝阳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国才介绍,近年来,朝阳法院立足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定位,深刻把握新时代涉外审判工作规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涉外审判“朝阳经验”。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育精品案例和统一裁判标准的机制,持续提升涉外审判质效;推进侨益保护,挂牌北京市首家“法侨工作站”;深化与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及高校等单位的合作共建,加强与北京仲裁委员会等单位的诉仲调对接,多元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持续推动“北京法院涉外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建设,构建梯次化涉外审判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能力互促共进。
据悉,朝阳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审判白皮书(2022年度-2024年度)》共发布六个涉外、涉港澳台典型案例,通报会上,该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副庭长张琦、法官毛文蝶分别进行了通报。其中,既包括高效调解依法保护侨胞权益的离婚案件、保障台胞在大陆不动产产权的房屋预售合同纠纷案、维护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合法权益的劳动争议案件、妥善化解涉“一带一路”矿业项目的买卖合同纠纷等民商事案件,又包括依法认定在电子邮箱核心识别部分使用他人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的知识产权案件,也包括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案件。
“下一步,朝阳法院将继续强化政治引领、创新举措机制、培育审判人才、拓展交流合作、加强调研宣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朝阳实践中更好展现司法作为担当。”王国才说。
编辑 彭冲 校对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