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共议技术突破与挑战
新京报 记者 陶野 编辑 陈莉
2025-07-21 14:08

7月19日-7月20日,以“光聚绿能 储势而行”为主题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本次交流会聚焦哈密“一标杆两典范”战略定位,并实地考察大唐石城子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等示范项目,见证哈密能源创新实践成果。


交流会上,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表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当务之急是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储能,迅速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复合型储能、耦合型储能是长时储能重要发展方向。应该像发展储电技术一样,推动储热、储氢技术产业化发展;光热发电兼具大容量长时储能特性,还能够提供宝贵的系统转动惯量,是“3合1”技术路线,其系统性价值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将有力促进双碳战略的贯彻实施。


哈密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云涛在交流会上表示,哈密市已建、在建光热装机容量700MW,规划2027年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MW,形成百万千瓦级示范项目基地;2030年总装机规模实现4000MW;2035年总装机规模实现10000MW,形成千万千瓦级示范项目基地。哈密市已建、在建新型独立储能装机容量1590MW,规划2027年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MW;2030年总装机规模实现10000MW,形成千万千瓦级示范项目基地;2035年总装机规模实现18000MW。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指出,太阳能热发电是通过收集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发电的技术,从光热效应、红外吸收效率影响因素等物理原理上,从光热转换材料上介绍了光热技术现状与趋势,并指出了未来面临材料成本与规模化生产难题、长期光照稳定性问题、柔性/可穿戴系统集成技术瓶颈、系统成本四个挑战,未来重点发展AI优化材料设计、光热-发电混合系统、可持续可降解光热制剂开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指出,能源电力系统绿色化势在必行,经济储能技术是利用可再生新能源的关键,也是为未来算力、数据中心提供绿色能源的基础;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能够实现局域能量平衡,保证系统经济性,构建市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改变碳排放与发展权关联、减碳必须付出代价的认知;氢赋能零碳供能、储能、转换和互补的系统工程,将可能深度改变能源结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提供零碳能源,确保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实现以绿色、分布、市场为标志的能源革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陶野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陶野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碳讨|固态电池“破茧”时刻:资金活跃上市公司密集布局
财经
一周碳要闻:固态电池“破茧”时刻(碳报第152期)
财经
施耐德电气亮相2025国际零碳大会 以光储直柔创新方案提速城市绿色转型
企业资讯
施耐德电气×海博思创:首发“全域保护”白皮书, 开启储能安全新时代
企业资讯
经济热力站丨聚焦低碳转型与创新实践 首站探访北京绿色先锋企业
财经
施耐德电气:从“拼规模”到“创价值”,新能源转型亟需双轮驱动
企业资讯
第二届数据资产高质量发展论坛暨2025中科京云生态发展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企业资讯
一周碳要闻:AI耗电引发碳信用狂欢(碳报第153期)
财经
石恒臣出席数智赋能民营经济产教融合发展交流会:共筑数字经济时代产教融合新范式
企业资讯
高交会机器人“八大金刚”展区与“六大代表”展区再掀江湖风云:在“怒放的生命”里狂飙
企业资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