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从经验化迈向标准化,中国儿童骨龄评价新体系发布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王鹿
2025-07-19 15:35

7月18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童生长发育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承办的“儿童骨龄评价新体系发布暨骨龄评价研讨会”上,基于我国当代正常儿童骨龄大样本数据集建立的骨龄评价体系——中国儿童骨龄评价新体系(中国25)(以下简称“中国25”)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儿童骨龄评价进入精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秘书长王珊表示,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骨龄评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还能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多年来,我国在儿童骨龄评价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儿童生长发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骨龄评价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迫切需要一个更加科学、精准、符合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的骨龄评价新体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程晓光教授进一步指出,国外的TW3、G-P等标准因种族、地域发育差异,不适用于中国儿童。《中国人骨发育标准CHN法》和《中国青少年儿童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中华05计分标准)两个行业标准,有效促进我国儿童骨龄评价工作,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儿童青少年发育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亟须建立符合我国当代儿童发育规律的新的骨龄评价体系。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联合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北京儿童医院等多家机构,历时多年完成“中国25”研发。该体系采用移动DR(移动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采集了来自全国28个调查点的20166名3-18岁正常儿童手腕骨龄X光片数据集,采样覆盖城乡、东中西部及南北方,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大样本数据是新标准的核心优势,为儿童生长发育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北京大学儿童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宋逸说道。

经过专家培训的团队对X光平片采用TW3骨发育成熟度法进行双盲标注,根据中国当代儿童的发育特征制定了符合我国当代儿童的骨龄权重和骨龄预测大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骨龄评价软硬件体系解决方案。初步结果显示,现行的骨龄标准与当代儿童发育特征的误差达1岁以上,更突显制定“中国25”的必要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袁慧书表示,新体系将推动骨龄评价从“经验化”迈向“标准化”,惠及更多儿童健康。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破解“银发族”教育刚需,十方融海以“适老化改造”重塑学习生态
教育
酒鬼酒上半年净利润或遇10年新低,合作胖东来能否翻身?
消费
首个新茶饮领域行业标准发布,新茶饮距离规范化还有多远?
消费
《2025中国“宝藏小城”旅游报告》全文发布
财经
标准化引领、数据赋能……各方共议打通双链协同“最后一公里”
科技
首批23家网站、4家MCN加入,首都“自媒体”治理新平台亮相
科技
《2025A股上市公司ESG卓越实践报告》
财经
今天,烟台让世界看见!
新京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
第一看点
动态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