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实习生张楠)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暑期以来,北京警方共拘留涉医、涉旅等领域“黄牛”34人,其中刑事拘留15人。重点热门景区“黄牛”倒票、呲活揽客、黑导游、游商占道等秩序类警情均同比大幅下降,接报涉“黄牛”警情同比下降50%。
据悉,随着暑期到来,为有效净化首都旅游市场秩序,北京警方部署有关警种、属地公安分局,联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严打严整“黄牛”倒票等涉旅违法犯罪。暑期前一周,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联合属地分局、市文化执法总队、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执法总队等部门,围绕全市重点点位,全力做好旅游领域违法犯罪打击、联合执法等工作。
环食药旅总队旅游支队聂昕介绍,暑期,警方梳理了全市200余家公园景区,根据历史警情和群众关注度,锁定环球度假区、颐和园、大观园、慕田峪、十渡等19家重点区域,针对可能出现的呲活揽客,“黄牛”倒卖公园景区门票,涉旅购物店、旅行社及导游诈骗、强制消费等违法犯罪行为和乱象问题开展暗访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合属地分局开展打击。
针对“抢票难”问题,警方展开了对线上“黄牛”犯罪的专项打击。北京市刑侦总队民警杨森说,线上“黄牛”的作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嫌疑人通过网络平台揽客,组织多人同时抢号,然后加价售卖。另外一种方式是技术入侵抢票平台,编写程序绕过票务系统验证环节,抢占预约名额。
在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嫌疑人郭某某等人利用非法软件抢占热门场所预约名额,并加价兜售。7月11日,郭某某等10名嫌疑人被抓获,2个抢票窝点也被铲除。
杨森指出,在警方查处的案件中,存在学生群体做兼职参与线上抢票的情况,对此,北京警方联合外地多所学校开展了警示教育,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
北京警方建议,博物馆、旅游景区等相关部门实行分时段、限量预约制度,根据场馆承载量合理分配各时段门票数量,避免集中放票造成的抢票压力。此外,各场馆、景区应完善回池周期,科学计算退约、爽约观众数量比例,优化预约政策、完善预约规则,调整《观众预约须知》相关内容。另外,针对第三方平台售卖场馆门票、传播不实信息的侵权行为,警方建议平台对相关账号进行警告,敦促其下架或删除链接。
此外,针对涉医“号贩子”治理,北京警方持续深化与市卫健委和全市重点医院的沟通工作,梳理锁定重点医院,并联合院内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指导升级挂号系统,如增设验证码等,建立院警联动巡逻机制,挤压线下“号贩子”犯罪空间。
编辑 彭冲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