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百诚医药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或为零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王鹿
2025-07-16 16:59

7月15日,百诚医药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0-600万元,同比预计大幅下滑95.53%-100%,扣非后净利润预计亏损900万元-1500万元,同比预降107.31%-112.18%。


上半年业绩预计仍将大幅下滑


百诚医药为一家综合性医药研发企业,其业务包含医药技术受托研发服务(CRO业务)、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定制研发生产服务(CDMO)。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百诚医药仅提及,今年二季度公司加大了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收入环比增加,同时严控成本和费用,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全年实现扭亏为盈,但并未披露同比2024年上半年大幅下滑的原因。


而2024年百诚医药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1.18%、119.39%,分季度来看,归母净利润前三季度为正,在第四季度出现大额亏损,当季归母净利润为-1.94亿元。从板块来看,临床前药学研究、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42.76%、26.67%,仅有临床服务同比增长10.48%。但三类产品的毛利率均同比出现个位数的下滑。


今年一季度,多家CRO企业在经历了2024年业绩低谷后重新回到增长态势,其中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头部企业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重增长。但百诚医药的业绩却在持续下滑,报告期内营收同比下滑40.3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2.59%。对于今年一季度营收下滑,百诚医药给出的原因与2024年业绩下滑的一样,均是因仿制药业务受集采、MAH制度等政策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百诚医药今年1月17日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中,曾预计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盈利4500万元-6500万元,同比预增83.45%-76.1%,但4月17日又修正了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150万元-5350万元。


对于差错原因,百诚医药称,基于谨慎原则,对于资产负债表中存在合同终止履约迹象的研发项目,根据合同双方洽谈意向方案或期后终止协议约定,相应冲减收入4000万元;对年度报表中涉及可抵扣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以确认,导致所得税费用增加4500万元;对个别客户予以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导致税前利润减少1000万元,合计减少9500万元。从最后披露的2024年年报来看,其归母净利润亏损5274.28万元。针对此差错,百诚医药表示,公司将以此为鉴,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加大研发投入寻找新业绩增长点


当前,我国医药产业正在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变,在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上市许可人制度(MAH)、创新药医保谈判等系列政策的推进下,创新药研发生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已经进入“红海厮杀”阶段的仿制药领域,传统仿制药CRO竞争加剧,转型布局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研发势在必行。


在仿制药方面,百诚医药表示,公司已着手研发前景良好、供应短缺、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药物品种,在研产品重点包括吸入制剂、缓控释制剂、透皮给药制剂等高端仿制药。


创新药研发方面,百诚医药自主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广泛布局于肿瘤、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及呼吸道疾病等关键医疗领域。研发重点集中在开发针对全新药物靶点的创新治疗方法,旨在为特定疾病提供全球首创(first-in-class)的治疗方案,以及针对已临床应用的成熟靶点开发全球最佳(best-in-class)或具有显著突破性和差异性的治疗方案新一代疗法。受托创新药研发方面,涵盖新药的发现和开发,还包括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方案解决。


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也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原因之一。据2024年年报披露,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百诚医药依然加大了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为3.1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增至39.69%。其已成功建立并推广了多项关键技术平台,不断推动创新和高附加值药物的研发,取得1类新药的2个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批件,完成11个2类新药的IND,已获得10个IND批件。今年上半年也加大了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百诚医药表示,公司不断加速创新转型,在创新药领域的布局日益完善。


不过,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的研发难度和周期等远高于低端仿制药,研发投入的增加又难以在短期内带来显著收益,而百诚医药总体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又正处于调整期,在仿制药业绩持续萎缩、创新药研发短期难见回报的过渡期内,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差异化定位,在创新药领域实现突破,摆脱业绩下滑的颓势,仍需时间检验。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百花医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45%
财经
原料药收入下滑、医美刚起步,普洛药业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
消费
贵州百灵前三季度净利润逾5500万,糖宁通络片再获临床批件
消费
终止5亿定增,净利润连降、研发超支的博瑞医药何以“回血”?
消费
回收市场“退烧”,业绩“褪色”:片仔癀的提价策略失灵了
财经
营利双降叠加监管风波,甾体药龙头仙琚制药如何突围?
消费
新天药业控股股东再度减持,四年累计套现近1.3亿元
消费
百利天恒通过港交所聆讯,港股上市在即
消费
生肖炒作再起:7只股票翻倍涨成“战马”,多家公司业绩下滑
财经
未来领跑者|破局“双十定律” 诺诚健华走出创新药企可持续路径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