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千年古寺慈寿寺遇上AR科技,八里庄举办文物进社区文化展览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浦峰 编辑 张牵
2025-07-11 18:46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7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文物进社区文化展览暨‘童绘慈寿寺・穿越时空的对话’”活动在北京印象社区举办。此次活动以“AR科技赋能历史展览”为亮点,通过“实物展板+动态AR+亲子创作”的模式,让慈寿寺等文物古迹从历史文献中“走出来”,与现代社区生活完成一场跨越历史的文化对话。


本次文物展览以八里庄地区 “塔、园、河、寺” 等历史符号为文化脉络,突破传统展览模式,打造出“实物展板+动态AR”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居民只需用手机扫描展板上的专属二维码,便可再现京西古道上驼铃悠扬的商队、玲珑塔历经风雨的沧桑演变等十余个历史场景,让沉睡的文物在指尖“活”了起来。


居民用手机扫描展板上的专属二维码,便可再现玲珑塔等十余个历史场景,让沉睡的文物在指尖“活”了起来。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现场还设有读物翻阅一体机,讲述八里庄地区历史人文的《述说八里庄》一书以电子形式跃然眼前,让居民对八里庄地区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和了解。采取创意拼接设计的展板,则展现了《述说八里庄》中“京西古道第一庄”“慈寿寺”“定慧寺”“摩诃庵”“恩济庄”“中国第一所盲人学校”“慧美八里”七大主题板块的精华内容,将八里庄从古道驿站到现代宜居之地的壮阔历程娓娓道来。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环节,“童绘慈寿寺·穿越时空的对话”吸引了20组社区家庭参与。家长与孩子们携手,在10米巨幅画布上共同绘出心中的慈寿寺。玲珑塔的飞檐斗拱、古寺的庄严肃穆、葱郁的花木在亲子协作中跃然布上。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不仅让青少年了解到慈寿寺的厚重历史,更在共同创作中增进了家庭情感与文化认同。


家长与孩子们携手,在10米巨幅画布上共同绘出心中的慈寿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活动现场分区明确,历史文化展区引领居民探寻文脉根源,互动绘画区彩绘飞扬承载未来期许,数字体验区科技赋能引爆参与热情。活动尾声,参与人员获赠《述说八里庄》书籍及城市手账,将八里庄的文化记忆带回家中。


参与的小朋友获赠《述说八里庄》书籍及城市手账,将八里庄的文化记忆带回家。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本次活动是“让文物说话、让历史鲜活”的生动实践。通过AR技术将京西古道、玲珑塔等文化地标“搬”进社区,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八里庄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活动将继续走进核二院社区、五福玲珑居社区等6个点位,通过“科技+文化+社区”三轮驱动,为城市文物保护提供更多基层实践样本,让八里庄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博物馆里讲古建、元宵节课程……2月,北京博物馆这些活动别错过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