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能效标识已覆盖45类产品,累计节电量超4万亿千瓦时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2025-06-29 15:19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简称标准院)发布《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二十周年进展报告》。报告显示,目前,能效标识已覆盖45类产品,备案企业超过2.6万家,备案产品型号超过400万个,累计节电量超过4.28万亿千瓦时。

 

在第三十五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之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简称标准院)在北京举办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二十周年学术交流会。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企业等各方代表约200人出席了本次交流会。

 

会上,标准院发布《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二十周年进展报告》。报告表明,能效标识制度实施20年来,在支撑政策措施、引领技术升级、带动能效提升、促进绿色消费、实现节能降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能效标识已覆盖45类产品,备案企业超过2.6万家,备案产品型号超过400万个,累计节电量超过4.28万亿千瓦时。中国能效标识已成为国际上实施范围最广、涉及市场规模最大、节能效果最好的标识制度之一。

 

“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共推动修订能耗标准37项,预计实现1.1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同时,制修订了能效标准22项,预计实现6100亿千瓦时的节能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8亿吨。

 

此外,现行节能国家标准已达314项,其中强制性能效标准58项,《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能效标准实现了国际引领,为能效标识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会议期间还发布了2025版能效标识信息平台,并由各方联合启动能效标识诚信倡议。未来,标准院将在各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下,持续提高能效标识实施效率和实施效果。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周碳要闻:苏超中的“碳中和”(碳报第151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钠电池寻路(碳报第148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工业供热“绿”变记(碳报第145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从“绿电拼团”到“专线直供”(碳报第149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三桶油”ESG报告有哪些信号(碳报第144期)
财经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新京号
数据看五年食品安全形势,全链条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消费
一周碳要闻:AI的竞争,从算力到电力(碳报第143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半年时间,4大氢能愿景基本实现(碳报第141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碳报第137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