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平谷法院:涉旅游案中,服务合同纠纷成为突出的法律风险点
新京报 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刘倩
2025-05-21 20:58
当前涉旅纠纷呈现争议焦点相对集中、消费者维权证据意识淡薄、虚假宣传监管难度较大的主要特点。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张向楠)近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召开涉旅游纠纷新闻通报会,通报涉旅游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旅游相关风险提示及司法建议。

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介绍,2022年以来,平谷法院审结涉旅游纠纷79件,其中合同、准合同类案件占比约65%,服务合同纠纷成为突出的法律风险点。当前涉旅游纠纷呈现争议焦点相对集中、消费者维权证据意识淡薄、虚假宣传监管难度较大的主要特点。

对此,平谷法院与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多方联动服务保障机制,优化精品旅游发展环境;梳理民宿开发、经营各环节并制定指引,依托普法驿站加强警示教育,精准投放旅游发展司法服务包,从源头控制纠纷产生。

此外,平谷法院还完善旅游纠纷诉调对接,专设“旅游纠纷调解室”,设立巡回审判点,开通了旅游纠纷“绿色通道”,确保纠纷及时化解。平谷法院依托区域诚信体系平台,应用于产业招商、工商管理、餐饮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乡村多元共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说理中,在执行阶段加强失信惩处,助力形成良好的乡村文明风尚。


“因未签订书面合同、虚假宣传导致的合同类纠纷,因安全保障缺失、旅游保险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纠纷,因价格不透明、住宿条件不达标导致的服务质量类纠纷等是旅游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平谷法院金海湖法庭(环境资源法庭)副庭长何雨亭提示,要加强旅游市场的多方监管,形成旅游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第三方平台等多方联动的监管体系;要推动信息透明化,使历史投诉记录、服务质量等信息可查询,增强市场公正性;应鼓励和支持自律性组织建立,强化行业内自我监管,推动服务质量提升,促使“红牌”经营者自我淘汰。经营者要完善合同管理、加强服务质量、落实透明定价、建立投诉处理机制等。旅游者要增强维权意识、理性消费、采取合法维权方式等。


编辑 刘倩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hangjings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婚纱拍摄中化妆师在景区溺亡,景区被判承担10%责任
时事
法院发布影视知产保护白皮书,剧本雷同、素材泄露等成侵权重灾区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天问二号开启“追星”之旅;6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时事
酒后出事谁担责?法官:饮酒者自担主责,同饮者未尽义务或担责
时事
平谷法院:涉继承纠纷案矛盾尖锐、法律关系交错、遗嘱效力争议大
时事
制售黄色手办被判淫秽物品犯罪,专家:不得以二次元为名突破底线
时事
【候补理事风采】陆利平:公益法律服务的践行者与引领者
新京号
暴雨天墙皮脱落砸坏业主车辆,法院判决:物业公司全额赔偿
时事
直击企业融资“痛点”,北京地区将多举措深化金融精准滴灌
财经
新闻8点见丨赵心童改写历史;“五一”假期“人从众”有你吗?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