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疾控监测显示4月新冠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专家提示做好防护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编辑 王鹿
2025-05-19 20:51

近期,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5年4月(第14周—18周,3月31日—5月4日)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在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方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张福杰教授建议,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属于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务必尽早进行新冠病毒筛查,并在确诊后第一时间就医干预,以降低重症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第14周—18周,3月31日-5月4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其中,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从7.5%上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也从3.3%增加至6.3%。


在第18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方面,新冠病毒在南方省份与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均排在首位,在15-59岁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两个年龄组中,新冠病毒阳性率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也排在首位。


专家:重症高风险人群应尽早识别及时干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提及,具有以下特征或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新冠感染时住院和死亡风险更高,是新冠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包括:大于65岁,尤其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肥胖(体质指数≥30);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重度吸烟者。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新冠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肺炎相关表现。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


除了新冠本身带来的影响外,重症患者还面临继发感染的多重风险。数据显示,重症新冠患者中有34.3%会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如肺曲霉菌),在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这一比例甚至上升至37.2%,而一旦发生此类感染,病死率超过70%。此外,新冠患者还容易发生细菌性感染,整体发生率为18.4%,其中超过六成由耐药菌引起。


张福杰教授建议,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属于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务必尽早进行新冠病毒筛查,并在确诊后第一时间就医干预,以降低重症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如果再次感染,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应尽可能在48小时内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以缓解症状,并降低发展为肺炎或“长新冠”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新闻多一度 | 新冠再“抬头”?中疾控最新回应来了
时事
阳性率上升!戴口罩!
新京号
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疾控最新提醒!
新京号
新冠、百日咳疫情态势如何?国家卫健委回应
时事
陈奕迅新冠引热议!警惕新冠5大误区,早诊早治早安心!
新京号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中疾控最新监测:我国流感流行强度整体已下降至较低水平
时事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鲁医健康说”东营卫生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碘缺乏病防治专场)
新京号
最新监测显示,我国南方流感活动强度高于北方
时事
疾控专家预判: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将下降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