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今年全面升级信用修复服务,3个月惠及6万户企业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2025-05-19 19:38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自2025年起全面升级信用修复服务,通过机制创新、流程优化、精准帮扶等创新举措,推动经营主体轻装上阵、焕发活力。2025年第一季度即惠及6万户企业。

 

依托大数据技术,北京持续拓展信用修复“免申即享”范围,对于已完成年报补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无需自主申请信用修复,由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的方式,将其自动移出异常名录,经营主体即可“无感”实现信用修复。

 

“过去线上补报完年报,还需要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现在系统自动解除经营异常标记,彻底告别繁琐的申请流程。”个体工商户王先生体验后说。据统计,2025年,该机制从个体工商户拓展至企业群体后,截至目前已累计惠及15万户经营主体。

 

在流程优化方面,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推出智能审批、极简申请、全渠道服务三大提速举措。首先,持续丰富信用修复线上渠道,依托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实现异地登录修复功能,推动外地经营主体在京高效、便捷修复,推出信用修复移动端,真正做到“异地办、指尖办”;其次,除提交申请书、承诺书外,不再要求提供其他申请材料,可通过系统平台查询或函询确认的,不再需要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完善线上线下协同机制,为操作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线下协助。

 

目前,信用修复决定时限平均压缩40%,其中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9个工作日。

 

2025年,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三书同达”服务体系,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信用合规建设书》,将“事后处置”转为“事前提醒”。指导平台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平台内经营者发送信用修复提醒,并在完成修复后,由平台在其自身信用评价体系中及时恢复信用。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帮扶指导,依托市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广泛开展信用修复政策宣讲,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重塑信用健康发展。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仅3个月,6万家企业受益
新京号
早安北京0520:最高温33℃;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今起重张开放
北京
破除壁垒、整治乱象、靠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37条”发布
时事
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北京发布55项具体任务
北京
今年北京将对涉企收费、闭店企业风险等开展监测预警
北京
瞄准“关键痛点”,推动“北京服务”升级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交出亮眼成绩单!北京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两周年成果丰硕
新京号
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 老房子如何改造成“好房子”?
房产
“五一”期间,全市大型特种设备将实现智慧监管
北京
携手绘就新画卷!雄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