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5月17日,北京地坛公园“方泽文博大讲堂”正式开讲。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带来首场讲座“博物馆里的故事”,从北京市博物馆管理概况,讲到东城区博物馆的特色亮点。
5月17日,地坛公园,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为市民带来“方泽文博大讲堂”首场讲座。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主办。作为首都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该项目以地坛方泽轩为核心场地。从2025年5月至2026年4月,“方泽文博大讲堂”将以每月一主题的形式持续开展,通过公益性系列通识讲座、展览、互动等多种形式,普及文博知识,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东城区是北京历史文化资源最密集的城区,域内坐拥故宫、国家博物馆等世界级文化地标,拥有不可移动文物38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25项,堪称“露天博物馆”。“东城区是中国人自主建设博物馆的发祥地。”刘超英介绍,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决定,在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18年,筹备处迁至故宫的端门与午门;1920年11月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
近年来,东城区坚持“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全力构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此次“方泽文博大讲堂”项目依托地坛深厚文化底蕴,以名家讲堂为基础,邀请历史、艺术、科技、非遗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围绕皇家文化、胡同记忆、非遗技艺等主题进行深度解读;同时搭建固定MR/VR展示体验区,利用数字技术再现重要历史节点,体验历史影像库、北京中轴线遗产档案库。
地坛公园主任郭梁表示,地坛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明清两代皇家祭地的使命,是祭祀文化的鲜活见证。将“文博大讲堂”设立于此,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次面向广大公众的文化邀请。“我们希望借助这一举措,让市民在熟悉的城市一角,重新领略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邃内涵。”
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随着大讲堂的启动,设计周文创示范店也在方泽轩开业,将团结设计力量共同开发地坛和中轴线特色产品,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加一些“小玩意儿”。
即日起,市民可通过关注地坛公园公众号、“方泽文博大讲堂”官方平台获得活动信息,并预约参与活动,还可以免费参与MR/VR项目体验。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