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强化公众防灾避险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5月12日,北京市多区消防部门在多个地点举办了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通过科普宣教和现场体验的方式,让更多市民了解隐藏在身边的安全隐患,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消防疏散演练开始,单位员工有序逃离火灾建筑。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着火了!着火了!”随着消防疏散演练开始,由北京市应急局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防灾减灾日西城区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市科学中心拉开帷幕。演练模拟北京市科学中心发生火情的场景,单位员工有序逃离火灾建筑,单位微型消防站协同消防救援人员一同救出被困人员,扑灭火灾。
除演练外,市民还可以在北京市科学中心广场上互动体验,西城消防精心设置了消防车辆展示、消防器材展示、逃生体验、科普互动等多个功能区,通过沉浸式体验和零距离接触,让市民们轻松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互动体验感十足。在展示区,各式各样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车辆成为“明星”,消防救援人员细致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并邀请市民们亲身体验穿戴灭火战斗服、操作消防器材。
“低头、弯腰、捂住口鼻,跟随指示标识逃生……”在浓烟弥漫的逃生帐篷内,参与体验的市民在消防员的指导下有序撤离。帐篷内逼真的模拟场景让参与者切身感受到火场的危险,掌握了正确的逃生方法。
参与体验的市民顺利从逃生帐篷撤离。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此外,经开区的消防员在活动现场为市民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支队宣传人员紧紧围绕活动主题,设置消防宣传咨询台、消防器材展览展示等区域,通过发放资料、展示消防器材等应急装备、互动讲解消防科普知识、体验应急救援装备等方式,向群众面对面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门头沟区消防员则在东辛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场地,组织自防自救力量展示,市民也可以体验,内容包括快速着装、畅通疏散通道、灭火器灭真火、消火栓出真水等项目,最后还对几支自防自救队伍进行排名评奖,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据悉,此番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人人懂安全、各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和损失。下一步,北京市各区消防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筑牢全社会安全防线。
编辑 彭冲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