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怀柔法院:新业态用工劳动争议案,网约车行业占比近四分之一
新京报 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彭冲
2025-05-08 11:43
2024年,涉快递员类案件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同比减少88.9%。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近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召开“共建和谐劳动关系,共促新业态健康发展”新闻通报会,介绍该院近三年新业态用工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通报高效便捷化解新业态用工劳动争议案件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至2024年,怀柔法院共审结新业态用工劳动争议案件208件。其中,2022年34件,2023年84件,2024年为90件。案件数量呈现逐年攀升及倍数增长态势,案件复杂程度显著提升。“案件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与行业扩张与用工模式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以及企业以轻资产模式压缩运营成本等有关。”怀柔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吉旭介绍,“从行业分布看,案件多集中于网约车、外卖、快递和网络直播四大领域,分别占比23%、19%、11%和8%。从结案方式看,调撤案件数量占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调撤率达到35.7%。”

据悉,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新业态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较传统案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平台企业通过签订承揽协议、引导注册个体户、协议外包、众包合作等“去劳动关系化”手段模糊了劳动关系和用工性质,致使对劳动关系认定更加复杂化;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呈现无社保、无兜底、无议价权的“三无”特征,社会保险缺位、算法管理严苛、收入分配不透明等问题突出,平台算法规则不透明也增加了事实查明的难度;新业态劳动者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举证能力薄弱,有些因混淆“劳动关系”与“合作关系”的法律区别,误签承揽协议后维权无门;网约车、外卖配送等行业因计薪规则不透明,加之劳动者实际工作地、平台注册地、服务器所在地分离,传统“一案一诉”模式难以应对跨区域群体性连锁争议。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为实现“实质解纷、源头治理、权益共赢”,怀柔法院联合怀柔区总工会、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创新构建“法院+工会+仲裁”三位一体联动机制,推动新业态劳动争议化解从“末端裁判”向“前端预防、中端调解、末端兜底”全链条转型。

据悉,该工作机制已经初见成效,相关案件审理平均周期由61天缩短至53.7天,平均缩短7.3天,批量化解了50余起案件。2024年,涉快递员类案件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同比减少88.9%。下一步,该院将从构建“预防—调解—裁判—执行”全链条治理、试点“争议分级响应”机制和加强社会共治与公众参与三方面继续发力,不断推动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的高效多元化解。

编辑 彭冲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hangjings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北京密云法院: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外卖员岗位占比高达97%
时事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时事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10个焦点问题看北京今年规划图,将推进哪些工作?
时事
涉外卖员、快递员权益 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发布
第一看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