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4月29日上午,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举办漫氧·乐谷公园开园暨乐学公园项目启动仪式。此前这里是拆除违建后长期闲置的空地,杂草丛生,给周边居民带来诸多困扰。通过疏整促项目改造升级,这片荒地变身成为集教育、休闲、科普为一体的多功能口袋公园。
参加开园仪式的人员跟随设计师参观公园。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
丰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孙绪勇,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蒋希东,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街工委主任吴婧,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校长单鸾娇,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设计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凯中等共同为漫氧·乐谷公园揭牌。漫氧·乐谷公园的设计师上台分享设计理念,表示团队多次深入新村街道,与学校沟通,倾听大家对公园的期待与需求。“希望这座公园不仅是一处美丽的景观,更能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为孩子们搭建起亲近自然、探索知识的桥梁。”
开园仪式结束后,设计团队带领与会人员参观公园,在秘境花园、时光长廊、乐养社区、登高望远、亲子活动等功能分区,设计师现场解读设计理念——以“文化地标、城市绿谷、生活舞台”为愿景,通过植物群落营造等技术亮点,打造四季有景的沉浸式生态空间,同时融入适老化设施、亲子互动装置等人文关怀元素。除此之外,新京报记者还看到许多市民在公园里游玩,有的老人带着儿童滑滑梯,有的园林工人、保洁员正在长廊下坐着休息。
随后,丰台分院附属学校师生同步开展乐学公园项目首次实践活动——“昆虫旅馆搭建”生物实践课。二十名左右的七年级学生在生物老师郭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松果、树皮、稻草、树叶等自然材料,协作搭建多层级“昆虫旅馆”。“新建的公园生态系统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将把这些昆虫旅馆挂在公园的树上,吸引昆虫入驻,昆虫不仅会传粉促进植物的繁衍,也会吸引来以他们为食的鸟类在公园里定居。我们后期还会到公园来回访,观察是否有昆虫入驻。”郭老师说。
老师协助学生们搭建“昆虫旅馆”。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
另一边,丰台分院附属学校场景主题的彩绘黑板报创作同步进行,学生们用画笔勾勒“课间踢足球”“操场打篮球”等青春画面。两项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公园“户外课堂”功能,为青少年构建沉浸式自然与美学教育场景。
据悉,新村街道将以漫氧·乐谷公园为新起点,不断优化街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深入落实乐学公园项目,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开发更多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课程与活动,为丰台区的花园城市建设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 刘倩 校对 杨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