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市消协:预售演出票未明示关键信息,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2025-04-25 10:36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4月25日,北京市消协发布消费指引,消费者购买预售门票时,如商家未明确演出时间、座位分配等关键信息,建议谨慎购买。此外,如因主办方原因导致退票,消费者有权要求平台或主办方全额退款,且无需承担手续费。

 

“五一”假期将至,演出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演唱会、话剧、音乐会等各类文艺活动一票难求。然而,随着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退票纠纷、权责不清等问题也随之增多。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结合近期投诉热点,从购票环节、退票规则、责任界定三方面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引。

 

消费者在购票前,务必仔细阅读“购票须知”“用户协议”等重要信息并详细询问相关内容。演出票品非普通商品,往往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特征。实践中,部分演出票“一经售出,不支持退换”,部分演出允许在开票前或特定时间段内退票。消费者需特别注意退改期限、手续费标准等细节。此外,消费者在正式开票前购买以“盲鸟票”“早鸟票”“演出票+酒店套餐”等形式提前预售的演出票时,要注意演出时间、出票时间、座位分配、酒店情况等关键信息,如果商家未进行明示,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消费者如因个人原因退票,需按照购票时达成的协议处理。消费者可主动与平台客服沟通,说明退改理由,协商是否有替代解决方案。例如因突发疾病就医,提供诊断证明后,部分平台可能酌情允许退票。若演出因突发情况、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或主办方单方面原因取消,消费者有权要求平台或主办方全额退款,且无需承担手续费。

 

“售票平台”与“演出主办方”各自承担的责任不同。售票平台多为提供交易服务的第三方中介,其主要责任是如实提供票务信息、执行约定的退改规则。例如某平台作为代理方,已在其页面以显著方式明示“主办方不支持退票”并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消费者对此知情,则平台无权擅自退票。演出主办方作为演出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演出的筹备、宣传及最终执行。若因主办方原因导致演出变更或取消,消费者应直接向主办方主张权利,平台有义务协助沟通。消费者在购票时,可通过演出详情页查询主办方信息,若遇权责争议,可要求平台提供主办方联系方式。

 

此外,购票应认准正规渠道,通过主办方官网及官方授权平台购票,切勿私下交易。同时要保存好消费凭据,一旦出现纠纷,首先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12345热线等途径向经营者所在地相应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或通过96315热线向消协组织投诉。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消协:理性购买演出票品
财经
这份观演避坑指南,你不一定看,但我一定要说!
新京号
“五一”将至,请看这份消费避“坑”指南
新京号
昌平法院:涉宠物消费中,繁殖交易环节产生的纠纷占比过半
时事
起底直播间神药⑤ 专效修复、给血管洗澡,磷虾油话术围猎高脂族
健康
起底“藏乌梨”骗局:虚构的高原特产,普通梨高温加工而成
消费
百亿补贴下的灰产漩涡:华强北后封机、翻新机流入电商平台
科技
2025春节年货就这么办|年夜饭拒绝“时令价”“反向抹零”
商业
被“空中激活”的手机
时事
“功效牙膏”网售乱象调查:套证、越界、夸大宣传包治百病
健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