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北京市部署建设“安心通学路”
新京报 记者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2025-04-16 21:11
“安心通学路”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对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有着重大意义。

4月15日下午三点多,灯市口小学的学生陆续放学,学校将彩虹步道拉起了警戒线。小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列,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这条“安心通学路”走出胡同,找到家长。整个过程十分安全、有序、迅速。这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北巷的一条宽约1米、长约300米的彩虹步道“安心通学路”。


4月15日下午三点多,灯市口小学陆续开始放学,同学们沿着“彩虹步道”走出胡同。受访者供图


4月15日,正值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召开。北京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公安局交管局、市公安局内保局等单位共80余人参加现场会。

“彩虹步道”守护孩子通学路上的安全感

“在彩虹步道启用之前,灯市口北巷是相当混乱的,每天有3000多名学生要通过这条路上下学,车辆人流十分密集。后来就由街道办事处牵头,为灯市口小学和景山学校两所学校铺设了彩虹步道,周边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跟随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党总支书记吴健的介绍,与会人员从北京景山学校南门出发,向西至灯市口北巷,向北至灯市口小学,实地考察灯市口区域“安心通学路”建设、校园周边安全防范和交通治理等情况。


“彩虹步道”南起灯市口大街,北至灯市口小学门口,并向西延伸与大鹁鸽胡同相接。受访者供图

灯市口大街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质教育资源富集,街内及周边包含北京景山学校、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小班部)等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加之毗邻王府井大街、协和医院,受限于胡同肌理和老城空间格局,校园周边交通环境长期面临较大压力。

2022年8月,灯市口北巷彩虹步道正式启用。步道南起灯市口大街,北至灯市口小学门口,并向西延伸与大鹁鸽胡同相接。由灯市口小学和景山学校学生共同使用。吴健介绍,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学校会限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驶入灯市口北巷。并在彩虹步道旁安排家长志愿者和老师进行“护学”。家长只需把孩子送到胡同口,孩子就可以沿着彩虹步道安心进入学校。

“以前,车辆和行人没有明显的分区,有时候会比较混乱和拥挤。开设彩虹步道之后,同学们都会自觉沿着彩虹步道行走,其他的行人和车辆也会自觉避开同学们上学的路。让我们感到更加的有序和安全了。”灯市口小学五年级学生范鑫潼说道。

“从前胡同里车多人多比较拥挤,因为担心孩子上下学的安全,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导致更加拥挤。有了彩虹步道之后,我们在胡同口就会把孩子送到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手里,让家长们都感到十分安心。”范鑫潼的母亲赵玉琪告诉记者,她也会在平时担任家长志愿者。“看到孩子们走在彩虹步道上,蹦蹦跳跳地去上学,真的就像祖国的花儿一样,能感受到他们是非常有安全感的。”

吴健表示,步道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特点,七色彩虹代表着美好的生活,让孩子们向阳生长。“彩虹步道铺设后,极大改善了上下学秩序,也缓解了周边的交通状况。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上下学不再需要家长背着书包送到校门口了。”

“安心通学路”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工作会上,灯市口小学和景山学校分享了各自在建设“安心通学路”上的做法与经验。


各部门参与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东城区已于2021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2年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单位,成为了北京市乃至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东城区教委主任周林提到,目前,东城区已累计施划“通学路”170余条,家长等候区、安全岛200余处。在东直门地区、永外地区、灯市口地区的建设中,优先融入通学方案,还组织学生参与街区设计,让治理方案更具可行性与亲和力。通过重点突破,将汇聚了6所学校的灯市口地区打造为街区治理样板。“通过综合治理,灯市口地区高峰时段拥堵时长平均缩短15分钟,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交通秩序显著改善,违法停车减少70%,师生及家长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性显著增强,校园周边事故率下降90%。”

针对全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方表示,开展“安心通学路”建设,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是破解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深层次难题的重要抓手,是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的关键举措。“各区各部门各街道各学校要制定并有效实施‘安心通学路’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求,细化任务清单和时间节点,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资金支持,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王方提出建设“安心通学路”的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区域性治理,要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和交通建设的专业性、学校的特殊性和交通综治整体性等之间的关系,依靠各区政府和属地街道乡镇来统筹落实建设任务。二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要将此项工作纳入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周边道路综合治理,综合施策开展建设。三是坚持分类实施,要按照小区、高校、部队大院等封闭区域内的学校;社区、胡同、背街小巷等相对封闭区域内的学校;紧邻城区道路、交叉路口的学校;偏远山区农村的学校;新建、改扩建的学校等5种类型分类推进建设。

2023年6月1日,北京市23部门联合出台《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儿童友好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改造增设一批‘安心通学路’”的工作要求。通过科学规划空间、合理施划交通线路、规范设置标志标识、加强引导管理等多种措施,保障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以及为儿童提供临时活动空间,并兼顾家长等候空间需求。


与会人员实地考察灯市口区域“安心通学路”建设。受访者供图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孙书同提到,截止到今年3月,北京市全域所有行政区都已经纳入了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名单。“这标志着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入到加速道。而‘安心通学路’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对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有着重大意义。”

孙书同介绍,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儿童的慢行出行比例在18%,相当于北京只有18%的小学生是自己去上学。“这个比例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是比较低的。我认为这与目前的通学环境有很大关系,很多家长觉得通学的道路不安全,不放心孩子独立上下学。因此大力推广‘安心通学路’是十分有必要的。”


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徐彦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市“安心通学路”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东城举办
新京号
倾听“一米声音”,东城区“儿童责任规划师”参与公共空间改造
北京
各区公布2025“教育小目标”,您家门口将有这些变化!
新京号
开学首日北京开通294条通学公交线路,服务学生1.6万余人
北京
今日开学,北京早高峰提前,持续时间延长
北京
开学第一天,北京警方开启新学期“护学模式”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周末打虎!王中和被查;重庆燃气回应收费异常问题
时事
倪岳峰接受经济日报专访:打造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新京号
倪岳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河北高质量发展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