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美伊重启核谈判,谈不拢就要打?
新京报 记者 谢莲 编辑 胡杰
2025-04-15 20:31
当地时间4月12日,伊朗和美国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就伊核问题举行了间接谈判,双方会后均有积极表态,并约定本周六将举行下一轮会谈。多方认为,在持续数十年的紧张敌对关系后,美国和伊朗要达成协议仍困难重重。

当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全球关税战之时,一场事关核问题的谈判也在海湾国家阿曼重启。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12日,伊朗和美国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间接谈判,双方会后均有积极表态,并约定本周六将举行下一轮会谈。


美伊谈判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伊核协议——2018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撕毁”了这份协议,此后美伊紧张关系愈演愈烈,一度濒临直接冲突。而在将近7年后,双方代表团来到了马斯喀特,这也是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美伊两国之间的首次正式谈判。


虽然首轮会谈后双方都有积极表态,但多方认为,在持续数十年的紧张敌对关系后,美国和伊朗要达成协议仍困难重重。尤其是特朗普一边推动谈判,一边极限施压,威胁达不成协议就要采取军事行动,让这场谈判的氛围更加微妙。


美伊直接交谈仅数分钟


在马斯喀特的这场会谈持续了大约两个半小时,但根据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的说法,美伊代表团直接的交谈仅有数分钟——当时东道主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也在场。


关于这场会谈是直接还是间接,美伊有着不同的说法。特朗普一周前在宣布美伊将举行伊核问题谈判时,说的是双方将展开“直接”谈判。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伊朗方面否认,伊方称这次谈判将“间接”开展。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2日,伊朗德黑兰,报纸报道美国与伊朗将在阿曼举行谈判的新闻。图/IC photo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4月9日在出席活动时表示,和美方的谈判形式为间接谈判。他说,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伊朗愿与美国谈判,但须以间接、有尊严且提供必要保证的形式,因为“伊方不信任美方”。


最终的形式显然是间接的。据新华社报道,参加谈判的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表示,美伊双方代表坐在不同房间,通过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来传递各自的观点和立场。仅在会谈结束后,双方代表在巴德尔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了几分钟的直接交谈。


虽然如此,美伊双方在会谈结束后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伊方主要谈判代表、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建设性”的会谈,整个会谈氛围“平和且互相尊重”。他还在社交平台发文说,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进行了“有建设性和有希望的”间接会谈。


美方也有同样表态。美国白宫4月12日发表声明说,会谈“非常积极且具有建设性”,威特科夫向阿拉格齐表示,他已收到特朗普总统的指示,希望尽可能“通过对话和外交途径”解决两国分歧。声明还说,威特科夫特使当天的直接沟通是朝着实现互利结果迈出的一大步。白宫方面还表示,双方同意于下周六(4月19日)再次会晤。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看来,美伊马斯喀特首场会谈可以说是启动了两国之间的谈判,从双方的表态来看,目前进展也比较顺利。在本周及后期的谈判中,预计双方将进一步确定谈判的具体议程、时间表等内容。


阿拉格齐12日确认,本周将与美方进行第二轮间接会谈。他还表示,第二轮会谈可能不会在马斯喀特举行,但阿曼仍然是调解方。他说,不管是伊朗还是美国,都不想要无意义的谈判,也都无意浪费时间、持续拖延下去。


但后期的谈判预计将更加困难。秦天表示,美伊在许多具体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明显。在谈判范围上,美国不仅希望谈核问题,也想要限制伊朗的导弹能力以及其地区影响力,但伊朗显然只想谈核问题。而在核问题这个核心问题上,美国希望伊朗百分百弃核,但伊朗显然希望保留一些研发核能的能力,同时希望美国等国家能够减缓对伊朗的制裁——这是其核心诉求。


“在这些问题上,双方将不断进行博弈。”秦天说。对于此次谈判的预期结果,他认为,目前还很难说美伊谈判最后能达成什么样的结果,但达成一些成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特朗普标榜自己为所谓‘和平的总统’,在多个地区冲突上都说要推动停火停战。在伊核问题上也是如此,他希望将此作为自己的个人政绩,取得一些前人所做不到的突破。因此他会采取各种手段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一些成果。”秦天说。


“撕毁”协议后又推动谈判


在伊核问题上,特朗普无疑是一个搅局者。


2018年5月,特朗普首次上台不到一年半,就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同时重启并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此举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指责,伊核协议其他五国都表示会继续支持这一协议。


伊核协议指的是伊朗核问题协议,该协议由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六国于2015年与伊朗达成。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则解除对伊朗的相关制裁。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督查伊朗的履行协议情况。


然而,在美国单方面退出后,伊核协议名存实亡。面对美国极限施压,伊朗也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国际原子能机构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伊朗的浓缩铀丰度已达到60%,并可能很快达到90%的武器级标准。


伊朗方面多次表示,其核能计划是和平的,伊方从未寻求研发或获取核武器。但伊朗核能力的快速发展,还是引发了国际社会担忧。


今年3月7日,第二次入主白宫不久,特朗普就表示,他已通过阿联酋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致信,呼吁伊朗就核问题展开谈判,否则美方可能采取军事行动。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3月30日表示,已通过阿曼向美方递交回信,表达了开展间接谈判的意愿。4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宣布了美国将与伊朗就伊核问题展开谈判的消息。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认为,美伊两国重启了谈判,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都有达成协议的需求。他表示,从美国的角度而言,特朗普在多个国际议题上都表现活跃,包括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然而迄今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成果。再加上最新的“关税战”,特朗普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都比较大。


“也因此,特朗普希望在外交上拿出一些成果,提振外界对他的信心。在伊核问题上,美方认为是比较有可能和伊朗达成某些成果的,因此特朗普积极推动和伊朗的谈判。”余国庆说。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2日,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已率团抵达马斯喀特并会见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就此次与美国间接谈判表达了伊朗的核心立场。图/IC photo



从伊朗的角度来说,它也需要缓解国内压力。余国庆表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伊朗在多个方面都遭遇挫折,不管是国内的政治斗争,还是和周边邻国的紧张关系、和以色列的对抗,都让伊朗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去年5月,伊朗时任总统莱西乘坐的直升机失事,包括莱西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官遇难。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上台后,伊朗内部政治斗争明显。本月稍早,因为负责议会事务的副总统达比里发布和妻子去南极旅行的照片引发民众抗议,佩泽希齐扬解除了达比里的职务。


在中东地区,伊朗的处境也越来越不妙。一方面,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加剧,一度引发了外界对于双方爆发直接冲突的担忧;另一方面,随着以色列加大对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以及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倒台,以伊朗为首、反对以色列的中东“抵抗之弧”已濒临瓦解。


“而伊朗方面知道,中东的很多问题背后都有美国的因素存在,因此如果可以和美国谈出一些实质性的成果,对于摆脱伊朗的内外困境是非常有利的。”余国庆表示。


据新华社援引路透社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14日表示,伊朗正在加大外交努力,以解决与西方的核争端,缓解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他表示,阿拉格齐将于本周访问俄罗斯,并就伊朗和美国在阿曼举行的最新会谈与俄方进行磋商。此外,伊朗将于本周接待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


一边谈判一边放狠话


虽然美伊双方都表达了对于达成协议的期待,但这一轮谈判的背后,氛围仍然紧张。


早在12日的首轮会谈之前,特朗普就曾多次发出威胁,表示若是不达成协议,伊朗将陷入“极大的危险之中”。他说,协议若是不成,美国将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对伊朗进行“前所未有的轰炸”。4月13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再次强调,若是和伊朗的核谈判失败,美国将“强力打击”伊朗。


据央视新闻本月初报道,美国持续空袭也门胡塞武装以及与伊朗紧张关系升温之际,有卫星图片显示,至少有6架美军B-2轰炸机已经部署到位于印度洋中部的美军基地。分析认为,这实际上也是美国施压伊朗的举动之一。


14日,特朗普还指责伊朗拖延谈判进程。他在白宫会见到访的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时对记者说,伊朗已经“非常接近”拥有核武器,而目前伊方正在“拖延时间”。他说,伊朗“必须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想法”,否则其核设施可能面临美国的军事打击。


除了军事威胁外,美国也加大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今年1月,特朗普刚上台就恢复了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本轮谈判开启前,他还再次对伊朗实施制裁。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对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伊朗军方相关的1名个人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声明称,与上述被制裁对象相关的船只代表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伊朗军方运输伊朗石油。


对于美方的威胁,伊朗也强势回应。阿拉格齐日前表示,要推进谈判,首先双方要达成共识,那就是绝不存在“军事解决方案”。他说,伊朗决不会接受胁迫。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专机“空军一号”上表示,美国与伊朗谈判进展顺利。图/IC photo


余国庆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对伊政策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一方面,特朗普推动和伊朗的谈判,称可以达成协议;另一方面,他也多次放出狠话,谈不成就打,同时恢复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余国庆说,这是特朗普政府在国际谈判场合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强硬的威胁施压迫使对方做出一些让步,“这也是特朗普‘做交易’的一种特点。”


从伊朗的角度来说,其也在寻找一种相对灵活的应对方式。秦天指出,由于特朗普撕毁了伊核协议,双方在他第一任期内多次发生冲突,因此伊朗方面此前长期认为无法与特朗普打交道,无法信任他。但特朗普再次上台后,本就处于困境中的伊朗可能也逐渐认识到,特朗普有其多变的一面,或许可以和他进行谈判交易,以更好地服务伊朗的利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特朗普是会对以色列说不的人,而这一点对于伊朗来说是可以利用的一个方面。这可能也是伊朗这次能走上谈判桌的一个原因。”秦天说。


事实上,外界认为以色列可能会成为美伊谈判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美伊谈判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称,只有摧毁和拆除伊朗核设施,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才会奏效。他还说,若是伊朗拖延谈判,那么最终只能诉诸军事手段。央视新闻指出,以色列作为美国的主要中东盟国,未来可能会不断游说美国在中东问题尤其是伊朗问题上的政策。


余国庆表示,特朗普再次上台后,显然更加希望在一些中东热点问题上凸显自己的能力,打破一些疑难问题的僵局,但其实成果寥寥。“在伊核问题上也是如此,未来的谈判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前景也不是很明朗,因此特朗普很难见到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


秦天也认为,特朗普虽说也希望避免伊核问题升级的潜在风险,但他归根结底仍坚持“美国优先”。“因为若是风险升级,以色列打击伊朗的核设施,那么美国势必也会卷入。这不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目标。因此,他以压促谈,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些成果。”


“但变数仍然很大。最理想的状态是,美伊之间达成一个新版的伊核协议,伊朗限制其核能力,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但谈判的结果能达到什么程度,仍很难说。”秦天表示,也有可能谈到最后,双方只在其他边缘领域达成一些共识,譬如交换人质、缓解人道主义领域的制裁之类。


4月19日,美伊两国代表团将举行第二轮会谈。目前会谈地点尚未公布,有消息称可能会在罗马,伊方表示还会在阿曼。但不管在何处谈判,外界普遍认为,要打破美伊之间不信任的“坚冰”,仍非易事。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胡杰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谢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xielian@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特朗普再次“较劲”伊核协议
国际
多线受挫 特朗普“吐槽”伊俄乌
第一看点
加沙战火,为何反复?
国际
对话何茂春:稳住供应链主场,不让美国带节奏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闻8点见丨国家电影局: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北京将有极端大风
时事
对话赵忠秀:美国孤立不了中国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闻8点见丨加沙停火谈判一波三折;两名中国女子被骗到妙瓦底,已安全回国
时事
新闻8点见丨染发剂直播间里的套路;中德合作破获系列强奸案始末
时事
从德国到意大利:国家建构之路何以分化?
文化
新闻8点见丨中方呼吁以色列停火止战;最高法慰问王佳佳法官家属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