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路明:量子计算机有多、快、省三个特点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浦峰 编辑 樊一婧
2025-03-31 19:43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月31日下午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了19项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主任、华翊量子创始人段路明在解读“百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成果时表示,量子计算机有三个特点——多、快、省。


段路明展示一体化离子阱芯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成果有4项,其中之一就是“百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华翊量子研发世界首个基于二维离子量子比特阵列的通用离子阱量子计算技术架构,利用维度提升快速增加可控量子比特数量,极大增强了量子计算能力,首次实现了包含超过百个离子量子比特的二维阵列囚禁与独立寻址操控,完成规模达100量子比特的第二代离子阱量子计算商业化原型机。

 

段路明说,量子计算机有三个特点——多、快、省。“多”是指量子计算机能处理大规模的问题。“快”是指在一些特定的问题上,它比经典计算机算得快得多。“省”是指相对于经典的超算,它的能耗小。

 

为了发挥量子计算的优势,首先得攒够上百万个量子比特, 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离子阱量子计算机仅仅能控制50多个量子比特。另一方面,还需要非常精准地操控量子比特,做到尽量不出错。

 

段路明手中拿着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心脏——一体化离子阱芯片。他说,它的上面有很多电极,在上面施加合适的电压,就可以实现对离子的囚禁,再往离子上打激光或者微波,就可以执行量子计算。

 

他说,期待这一枚小小的芯片促进未来通用量子计算的发展,让量子计算能够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具备实用价值的重大问题。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 | 2025中关村论坛

相关推荐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计划生育科室转型后,生育故事的一体两面
时事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从交通到储能,全国这样“玩转”氢能
财经
大戏看北京7月文艺资讯丨暑期艺术节打开艺术之门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