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专家解读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浦峰 编辑 樊一婧
2025-03-27 18:38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天(3月27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当天下午,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举行。


今天(3月27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入选。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专家解读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的“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时表示,星系是宇宙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星系之所以发光,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含有数千亿颗恒星。


按照星系恒星形成能力的强弱,天文学家一般把星系分为两类:较为年轻、能够持续产生新的恒星的“恒星形成星系”(如银河系),和较年老、几乎没有新的恒星形成的“宁静星系”(比如M87星系)。研究恒星形成星系如何转变为宁静星系,即星系如何由“生”到“死”的问题,是星系宇宙学的最核心任务之一。

 

围绕这一核心任务,约半个世纪前科学家就提出星系的中心黑洞在成长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对星系的形成演化有重要影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这一理论已成为当前主流星系形成演化模型的共识。然而,长期以来黑洞如何影响星系的形成演化一直缺乏明确的观测证据,这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针对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南京大学王涛等创新性地开始探索中心黑洞质量与星系冷气体含量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中心黑洞的质量是调制星系中冷气体含量的最关键的物理量:中心黑洞质量越高的星系其冷气体含量越低。而冷气体又是星系中恒星形成的原料,因此这一发现对中心黑洞影响星系形成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很大程度上中心黑洞影响宿主星系的恒星形成是通过从源头上限制恒星形成的原料——冷气体的含量来实现的。

 

该结果阐明了宁静星系普遍具有一个较大质量中心黑洞的原因,确立了中心黑洞在调控星系生命周期中的核心地位,向着最终解开星系生死转变的谜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月背样品”等入选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第一看点
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时事
事关宇宙黑洞!安师大科研团队世界上首次发现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零添加”食品乱象调查;食品安全新国标有哪些亮点?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中方起诉美方加征关税措施;丹宁高速桥梁垮塌调查报告公布
时事
广州拟决定:放宽引进人才入户条件:允许大专学历入户
第一看点
韦伯太空望远镜:改写宇宙认知进行时
新京号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