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预包装食品日期字体变大,标注区域、顺序有要求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牵
2025-03-27 12:57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将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同步实施。《标识办法》对预包装食品日期标注的字体、区域以及标顺序等进行了规范,以解决食品日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


不少消费者遇到,预包装食品日期“找不到”。《标识办法》规定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主要展示版面上设置独立区域,具体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如独立区域未设置在包装主要展示版面的,应当在主要展示版面上标注“见包装物某部位”字样进行指引,让消费者易于查找标注的具体日期。


解决食品日期“看不清”问题,《标识办法》规定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使用白底黑字等颜色对比明显的形式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标注的字体最小高度从现行的1.8毫米,按照包装最大表面面积不同分层次提升,其中,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平方厘米(含)的包装标注的字体最小高度提升至3.0毫米,其他小包装标注的字体最小高度提升至2.0毫米。


常常有消费者表示看不懂食品到期日如何计算,《标识办法》规定,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保质期到期日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强制标示事项,方便消费者直接知晓食品的可食用期限,无需另行计算。


同时,《标识办法》规定食品标识应当清楚、明显,易于消费者辨认和识读。预包装食品标签强制标示事项应当使用与背景颜色对比明显的文字、符号、数字、图案进行标注,且字体的高度从现行的1.8毫米,按照包装最大表面面积不同,分别提升至2.0毫米、2.5毫米。


此外,明确规定食品标识内容不得标注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以欺骗、误导、夸大等方式作虚假描述,不得违背科学常识、有违公序良俗、宣扬封建迷信,不得标称“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或者军队等。为避免食品名称欺骗、误导消费者,要求食品名称应当反映食品真实属性、如实体现所用原料。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提供的食品标识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明确具体机构或者人员对食品标识进行审核把关。在食品包装上同时采用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展示食品标签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包装上展示的食品标签内容保持一致。


通过网络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应当在销售主页面刊载预包装食品的主要标签信息。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售食品标识信息的检查监控,依法处置违法违规食品标识信息,并保存有关记录。


《标识办法》明确在规章权限内规定对食品标识不规范等行为在责令整改的同时,可以对违规对象处一定数额的罚款。


编辑 张牵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月饼盒有两个生产日期,“旧盒装新饼”是否违规?|新京报快评
观点
七问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是什么?怎么用?消费者能看到什么?
消费
35款食品数字标签大调查:配料信息最完善,有企业插入购买链接
消费
“水牛配方”只是个商标?20款网红水牛奶产品调查
新京号
“水牛配方”只是个商标?20款网红水牛奶产品调查
消费
多款儿童山楂棒添加的“海藻糖”更健康?专家:热量低只是错觉
消费
扩散 | 上热搜!这些奶茶,尽量别点!
新京号
紧急提醒:带这些字眼的奶茶,尽量别点!
新京号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第一看点
假进口奶粉“变身”再售,固体饮料说成奶粉卖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