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冰箱贴撬动“大经济”,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破百万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浦峰 编辑 樊一婧
2025-03-25 19:46
据透露,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国博可能会推出一批与古代中国相关的文创产品,也许下一个爆款就在其中产生。

今天(3月25日)12时,在国家博物馆一层综合休闲空间,媒体和工作人员围在一起翘首以待,等待着那个幸运儿。12时30分左右,伴随一阵惊讶和欢呼,第100万个凤冠冰箱贴“尘埃落定”。文创团队为购买者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纪念款凤冠冰箱贴”和纪念证书。


买到第100万个凤冠冰箱贴的观众李雅菲表示,自己来自山东东营,来北京旅游。12时30分,她进入线上小程序预约购买,并现场提货,也是第一次买到国博凤冠冰箱贴,“我感觉很兴奋、很幸运,也感谢国博专门举办了这个特别的仪式。”

 

现场,巨大的孝端皇后凤冠海报张贴在西大厅,这件国博“明星文物”如今越来越家喻户晓。展柜里还对凤冠系列文创“家族”进行了集中展示,既有大家熟知的木质、金属冰箱贴,也有精巧的吊坠、可爱的毛绒玩具等,吸引了众多观众观赏拍照。

 

3月25日,国家博物馆,一名来自山东的女生成为第100万个凤冠冰箱贴的购买者。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凤冠系列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一亿大关


自去年7月份上架以来,国博凤冠冰箱贴迅速成为文创界的“顶流”,屡屡占据着社交媒体的信息流。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成为观众打卡国博的新方式。

 

为了方便观众购买,减少排队的情形,3月初,国博开通线上预约购买渠道。于指定时间在馆内预约购买,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进行核销提货。


“从最初的两条长队,到统一在西大厅购买,再到3月初开通线上预约购买渠道,同时保留线下销售渠道,我们尽量让不同时间段进馆的观众,都能有机会买到心仪的冰箱贴。此外,我们也有线上旗舰店,但重点放在馆内服务上,因为大家来一次也不容易,可以体验打卡,线上的体验感会弱一些。”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表示。

 

12时30分,众多游客在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他介绍,目前凤冠系列文创产品有20余款,产品销售额已经突破一亿元,“数据显示,2024年的全年销售额,比2023年增长了99%,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

 

除了凤冠系列文创,国博的其他文创,如国宝护照、青铜机甲等也被带火,促使着文创研发人员将精力辐射到对中国古代展览文物相关文创的开发上。

 

第100万个凤冠冰箱贴的购买者收到文创团队精心准备的“纪念款凤冠冰箱贴”和纪念证书。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观众与文物的双向奔赴

 

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孝端皇后凤冠文物前打卡拍照,队伍从基本陈列古代中国明清时期的展厅,一直排到宋元时期的展厅。


“我觉得文化需要大家慢慢去接受,观众通过一款文创产品再回到展厅,深入了解文物原型,带动观众对明清历史的了解,激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实现了观众与文物的双向奔赴。”廖飞说。

 

冰箱贴屡屡出圈,颇受观众喜爱。廖飞对此表示,小小的冰箱贴,满足了观众把文物带回家的情绪价值,又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冰箱贴只是文创产品中的一小部分,目前国博在售的文创产品有2000余款,每年大概会推出200款新品,涵盖衣食住行,价位从几十块到上千块不等。冰箱贴单价较低,大众接受度比较高,再往上还有一些高端产品,能够满足商务人士的礼品需求,这两年国博还推出了符合青少年需求的国宝护照、青铜机甲等。”他说。

 

目前国博开通了线上购买方式。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下一个爆款在哪里?

 

国博凤冠冰箱贴火了,一些仿版也接踵而至,尽管它们在外观上与正版凤冠冰箱贴高度相似,但打了“擦边球”,取证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成效不高,对方是销售商,不是生产商,难以追踪其源头。一件小小的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全链条取证。我们只能呼吁,现在产量逐渐上升,大家还是通过官方渠道来购买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联系售后,通过正规购买小票进行免费更换。”廖飞说。

 

冰箱贴之后,下一个爆款在哪里?廖飞表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国博可能会推出一批与古代中国相关的文创产品,也许爆款就在其中产生。”


“每款产品我们都是当作爆款来对待,认真打磨,提炼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采用最好的工艺,把它制作出来。”他说。

 

据了解,当天两款凤冠新品上线,包括凤羽鎏彩凤冠耳饰及胸针,未来文创团队会开发更多新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古代中国常设展厅,众多游客在排队观看凤冠冰箱贴原型明孝端皇后凤冠。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冰箱贴创造超千人就业机会

 

凤冠冰箱贴的火爆并非偶然,其背后反映出的是文化底蕴的深厚。

 

这一文创产品的原型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依明代万历时期礼制,镶嵌红、蓝宝石百余颗,珍珠四千余颗,展现了明代皇家的美学风范。


“我们也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小物件,来反映当时人们对待一件工艺品的用心。”廖飞说,“之前一款销量好的冰箱贴,一天300件就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但现在这两款冰箱贴实际上每天销量都过千,木质冰箱贴的销量每天3000件左右,是之前的10倍,对工厂来说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增量。”

 

据介绍,凤冠冰箱贴的“破圈”不仅带动了设计、生产、营销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可覆盖多环节的完整文创产业链,而且创造了超千人的就业机会。

 

“经过测算,国博文创所触及的就业人员将近两万,包括一些生产厂家、合作的设计厂家,我们自己的电商团队等。”廖飞说。

 

截至目前,国博文创团队已开发设计出笔记本、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音乐盒等20余款相关文创产品,形成了“以爆款带长尾”的文创生态链,进一步扩大文物本身影响力。

 

据介绍,来到国博的观众九成以上都会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在即将到来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博将推出《古代中国读本》及古代中国系列文创新品,这些新品从策划到设计制作,历经反复打磨,力求让更多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用钱能“买”到的快乐
新京号
耕地保护、国博冰箱贴、“饭圈文化”……第三场部长通道聊些啥?
时事
吸睛又吸“金”的文创如何炼成?
新京号
外贸破局,北京有道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时事
第一个非遗春节,非遗市集、文创等成北京文博亮点
北京
春节期间北京市博物馆接待服务观众239万人次
北京
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超300项活动点燃消费热情
北京
两会划重点丨3月11日
时事
地方两会观察丨激活消费“主引擎”——从地方两会看提振消费发力点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