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两项风险防控指南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2025-03-24 17:0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蜡样芽胞杆菌风险防控指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相关风险防控技术指导,提升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这也是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特定风险要素发布的首批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南。

 

蜡样芽胞杆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部分菌株能产生肠毒素,耐热性强、不易杀灭,是婴儿配方乳粉风险防控的重要指标;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对0-6月龄婴儿,特别是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免疫受损的婴儿威胁很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21)规定0-6月龄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检出克罗诺杆菌。

 

两项《指南》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基于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基本特性,结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干法工艺、湿法工艺流程的特点,对原料、人员、设备、环境等可能的风险输入途径,工艺环节、生产操作中可能造成污染的风险要素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在良好生产规范框架范围内提出了风险防控原则,提供了有针对性风险监控方案及风险防控措施,并就污染的调查、纠偏、清除等关键程序作出指引,供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参考使用。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然表示,近年来,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监督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但以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污染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仍偶有发生,反映出部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控等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张然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风险具有偶发性、隐蔽性,需要持续采取措施对生产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生产工艺、环境等要素进行风险防控,对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建立系统性风险识别框架、完善全链条风险防控措施和长效机制,对于企业有效防控风险至关重要。

 

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两项《指南》,对行业重点风险有很强的指向性,体现了推动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助力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监管思路。

 

两项《指南》从整体框架上来看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的基本特性;生产过程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的危害识别与风险分析;生产过程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的控制措施;对生产企业控制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部分关键程序的指引。在具体内容上,吸收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国内优秀企业实践,重点突出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风险要素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作为企业完善自身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直接参考。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事关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风险防控指南
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财经
禁用“不添加”“零添加”!国家出手整顿→
新京号
禁用“零添加”!新国标来了
新京号
扩散 | 禁用“不添加”“零添加”!国家出手整顿→
新京号
市场监管总局:家长不能随意喂食特医婴食品
时事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聚焦乳制品、肉制品、婴幼儿食品等
第一看点
专家解读预包装食品新规:“0糖”合法,可在食品标签中正常使用
消费
起底直播间神药丨普通食品宣称功效问题多,跨境购带来维权挑战
健康
公益资讯|首个国家服务标准发布,强化社区养老,这些新政与社会组织有关!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