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今年将推出促进创新医药发展的新“32条”改革举措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2025-03-20 11:52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医药健康是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的前沿领域之一。3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介绍,北京市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滚动实施了3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产业规模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他表示,北京出台了促进创新医药发展的“32条”措施,今年还将持续推出新的“32条”改革举措。


靳伟介绍,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北京建立了市级医药健康的统筹联席会,由科技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共同牵头,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卫健、药监、医保“三医”的高效协同,为创新药械从早期的研发试验到最终的定价入院提供了全流程服务,助力研发强、审批快、应用早。

 

在推出改革新举措方面,北京出台了促进创新医药发展的“32条”措施等,率先实现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天压缩至60天”“药品临床试验审批从60天压缩至30天”,临床试验的启动用时压缩7.7周。实施罕见病药品的“白名单”制度,建立了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的审批绿色通道,进口货值超过1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今年还将持续推出新的“32条”改革举措。

 

在释放开放新活力方面,依托“两区”建设和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政策,推出数据出境绿色通道、建设创新药械的出海平台,吸引一批外资企业加大在京布局,去年辉瑞、默沙东、礼来等8家知名药企在京新设创新主体。北京正在成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在提升发展新能级方面,空间上强化“南北联动”,南部在经开区新推出了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打造全球医药人才在华创业的第一站,与大兴区共同打造医药产业“新引擎”。北部依托中关村的生命科学园,连通海淀区与昌平区,深耕国际医药器械城、合成生物制造集聚区和美丽健康产业园,加速科学家原创成果转化,建设原始创新与未来产业的“策源地”。人才上,实施医师科学家培养、青年临床研究人才培训、创业CEO人才特训等计划,形成了紧缺人才引育的有效路径。资金上,设立了规模达200亿元的市级医药健康领域产业投资基金,市区联动打造专业并购基金,更好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示范先行开创服务贸易新局
北京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等
新京号
加速冲刺五年成形丨济南起步区推进“一网通城”建设 加快数字化转型
新京号
退役不褪色 奉献未来城——雄安新区优秀退役军人事迹
新京号
创新驱动,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新京号
北京医疗器械领域负面清单已完成专家论证,将尽快推出
北京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闭幕,多场平行论坛引关注
时事
北京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下半年还将完成这些大事
北京
创新药再迎重大利好:两部委发布若干措施,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
消费
北京力争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