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网购被大数据杀熟,江苏发布2024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新京报 记者 左琳 编辑 甘浩
2025-03-17 22:24
2024年,江苏省法院全年受理涉消费纠纷案件3.4万余件,较2023年下降约12%,部分地区消费纠纷调撤率有所提升,实质解纷取得良好成效。

新京报讯(记者左琳)近日,江苏省法院、省司法厅、省消保委联合发布2024年度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努力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共同构建良好消费环境。


据悉,2024年,江苏省法院全年受理涉消费纠纷案件3.4万余件,较2023年下降约12%,部分地区消费纠纷调撤率有所提升,实质解纷取得良好成效;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消费纠纷4.1万余件,充分展现了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作用;全省消保委、消协组织坚持发挥“先行和解激励机制”作用,消费纠纷投诉量持续减少,全年受理消费维权投诉21万余件,同比下降10.77%。


发布的九个案例包括车行改装电动自行车但并没告知顾客,车行涉嫌欺诈,经调解,最终车行赔偿顾客2万元;店铺以大师刻绘名义吸引消费者购买紫砂壶,但经有关部门鉴定,该壶并非大师刻字,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经调解,店铺愿意退货退款,并立即关闭电商直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后续整改工作;商家吸引大批消费者预付消费后闭店,法院判令经营者向28名原告退还预付款、利息并赔偿等。


其中一起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案例中,消费者朱女士在某电商平台同一家商铺先后两次购买同一款床上用品四件套,她发现,第二次购买的价格比第一次购买时高出20%,且商品页面未提示任何价格差异原因,商家以系统定价、不同时期促销活动不同等理由推脱,拒绝退还差价。


南通市通州区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对商家开展调查。经核实,商家利用算法根据用户的购买历史、浏览频率等数据,对老用户制定了较高的价格策略,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公平交易和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经工作人员调解及普法,商家最终同意退还朱女士差价,同时承诺全面整改其价格算法,保证未来对所有用户一视同仁,清晰明确地展示商品价格构成及波动原因,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相关工作人员提示,为避免大数据杀熟带来的权益损害,消费者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使用相关应用前仔细阅读隐私条款,关闭个性推荐、广告推送等不必要的“按钮”;主动打破算法依赖,通过跨平台比价、清理设备数据等方式分散消费痕迹,预防精准定价陷阱;及时固定证据,在发现遭受大数据杀熟时,保存能够展示不同账户价格差异的商品详情、交易记录、订单详情、支付凭证等图文资料,证明存在“杀熟”行为,以便后续维权。


编辑 甘浩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左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uolin@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网购遇货不对板可三倍索赔,法官支招维权指南助消费者“避坑”
时事
让消费投诉明明白白,丰台区推出全市首个网络消费维权指南
北京
头条 | 刚刚发布!“职业闭店人”“提灯定损”上榜!
新京号
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出炉,“职业闭店人”居首
时事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报告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起底直播间神药丨普通食品宣称功效问题多,跨境购带来维权挑战
健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新闻多一度丨这届年轻人开始“硬刚”大数据杀熟 真的有效吗?
时事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