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专家:以全程管理模式应对“妇癌之王”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编辑 王鹿
2025-03-08 10:57

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有不少女性正在被健康问题困扰,特别是在肿瘤领域,卵巢癌、宫颈癌等是女性常见肿瘤,其中卵巢癌又因高复发率、低生存率被称为“妇癌之王”。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潘凌亚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卵巢癌治疗已构建起“手术+化疗+维持治疗”的全程管理模式,众多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回归家庭与社会。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卵巢癌新增病例6.11万人,死亡病例3.26万人。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发生误诊,长期以来,许多患者面临“三个70%”困境:70%的卵巢癌患者发现即晚期,70%的患者会在初次治疗后两三年内复发,70%的患者生存期不足5年。在“看见她力量女性公益讲坛·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抗癌公开课”上,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吴鸣教授介绍,复发是卵巢癌治疗中无法回避的难题,高达70%-80%的卵巢癌患者会遭受复发困扰,“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从患者确诊开始,医生就会对其进行全程管理,从早期的手术治疗,到后续的化疗、维持治疗,乃至复发后的再次治疗,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复发率高,卵巢癌患者整体预后情况不容乐观,也承受着沉重的疾病与精神负担,潘凌亚教授指出:“如今,我国卵巢癌治疗已构建起‘手术+化疗+维持治疗’的全程管理模式,以PARP抑制剂等靶向药为代表的维持治疗方案,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期待更多患者能够借助创新疗法,通过规范化治疗,回归家庭与社会。”


与此同时,卵巢癌等妇科肿瘤已迈入慢病化管理的新阶段,互联网科技助推并加速重构了医患连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瘤科主任医师申震教授介绍,基于中科大研发的慢病管理大数据平台,医院构建了覆盖全病程的智慧医疗生态。尤其是在卵巢癌的“维持治疗”管理中,通过大数据平台,让医生及早发现疾病问题,实现对患者的精准追踪,让人工智能成为有温度的患者管理工具,让精准医学的进步,转化为女性妇瘤患者拥抱新生命的“她力量”。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巢跃奇迹·希望画语系列”卵巢癌公益科普行动落地
消费
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
第一看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重磅!事关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全文公布
新京号
重磅!事关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全文公布
新京号
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文公布
北京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健康东营 你我同行”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老幼健康、呵护朝夕美好”专场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增进民生福祉”系列新闻发布会——基本医疗专场
新京号
卵巢癌公益科普有声电台“巢跃奇迹FM0508”首季收官
消费
《里斯本丸沉没》:那些没有墓碑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