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吴梦真)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朝阳法院)走进中关村朝阳园,举办“普法宣传进园区 优化营商促发展”志愿服务活动。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法院通过巡回审判、法律课堂、送法入企等多元形式,为企业送上量身定制的“法治礼包”,以司法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雷锋纪念日,法院送法入企业。 图源:朝阳法院
“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如何界定?”“商业合作中的单方解约权如何行使?”在朝阳区科技企业赋能站内,王菁璐法官主审的一起电商托管运营合同纠纷案正在公开开庭。50余家企业的员工代表在现场旁听庭审,见证双方当事人围绕合同履约、违约责任等焦点展开法庭调查与辩论。这场发生在科技园区的“沉浸式普法”,让企业员工直观感受到“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是长远发展的生命线”。
法院以巡回审判的方式在朝阳区科技企业赋能站内开庭审理案件。 图源:朝阳法院
“股东应在何时实缴出资?”“对赌协议中的‘雷区’怎样规避?”针对科创企业经营融资痛点,高世华法官以新公司法为切入点,结合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高频法律问题,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企业常见风险。现场互动环节,法官对企业员工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全面详实地对相关法条展开讲解。
在主营卫星通信、智能机器人、算力业务的企业内,志愿者们将精心制作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手册》《公司运营法律风险防范手册》送到企业员工手边……来自朝阳法院的志愿者们,共同走进园区多家专精特新科技企业,送上量身定制的法律指南。
为企业员工发放宣传手册。 图源:朝阳法院
活动中,朝阳法院“普法驿站”在朝阳区科技企业赋能站正式挂牌设立。普法驿站旨在进一步深化“护航民营经济 法润宜商朝阳”工作机制,通过广泛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面向园区企业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京法讲堂、以案释法等“订单式”司法服务,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普法驿站”揭牌。 图源:朝阳法院
“‘向雷锋同志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担当。”朝阳法院负责人介绍,已成立21年的“薪火雷锋岗”持续升级服务,2022年获评首都法院党建工作示范创新案例、2023年获评第六届基层党建优秀案例。
据悉,下一步,朝阳法院将继续立足审判职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编辑 刘倩 校对 杨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