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闪婚一个月又闪离,双方因彩礼纠纷对簿公堂
新京报 记者 张静姝 编辑 杨海
2025-02-27 20:36
婚后一个月内,双方矛盾不断,于是办理了离婚预约登记。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申慧)由于婚恋交往常涉及经济往来,当昔日甜蜜褪去,不少夫妻和情侣因彩礼问题对簿公堂。近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离婚后因彩礼返还问题产生纷争,女方诉至法院后男方提起反诉。最终法院经审理没有支持双方诉讼请求。

胡女士与周先生于2023年7月相识,不久后开始共同生活,胡女士在双方交往期间怀孕。2023年11月,周先生支付胡女士彩礼10万元,二人领证登记结婚,后胡女士因胚胎异常终止妊娠。

婚后一个月内,双方矛盾不断,于是办理了离婚预约登记,胡女士向周先生转账返还彩礼7万元。2024年1月,胡女士与周先生协议离婚。因双方就彩礼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胡女士诉至法院,要求周先生返还自己之前转账的7万元彩礼,周先生也提出反诉请求,要求胡女士退还剩余彩礼3万元。胡女士称,剩余彩礼已用于购买家具等日常支出,自己转账7万元的行为系受周先生威胁,所以应当撤销。周先生则主张胡女士曾答应返还剩余3万元彩礼,但一直未支付。

法院经审理认为,首先,胡女士主张自己向周先生转账7万元系受到周先生胁迫而作出的非真实意思表示,但根据双方在胡女士转账后的聊天记录及录音证据,不足以证明周先生对其构成胁迫,胡女士的转账行为应属其真实意思表示,对于胡女士要求撤销转账7万元行为的主张,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其次,根据双方聊天记录,胡女士就剩余彩礼已购买家具及彩礼返还等问题,与周先生一直存有争议,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胡女士同意返还剩余3万元彩礼,故对于周先生主张双方已就剩余彩礼达成合意的辩解,证据不足,法院不予采信。

最后,本案中的原被告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的时间较短,法院综合考虑案涉彩礼数额、双方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为筹办婚礼购买物品情况、双方过错及彩礼返还情况等因素认定,胡女士已经返还周先生的7万元彩礼金额较为合理,周先生无需再将该7万元返还胡女士。对于周先生要求胡女士返还剩余彩礼3万元的请求,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最终,昌平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胡女士全部诉讼请求及被告周先生的全部反诉请求。


编辑 杨海 校对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静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zhangjingshu@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 最高法发布一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第一看点
新闻多一度丨“闪婚闪离”多地频发,小心“甜蜜陷阱”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姐姐为亡弟追凶26年;闪婚闪离,彩礼需退还吗?
时事
发现女方多次闪婚闪离,“提醒”并非多此一举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