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学院迎首批学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5-02-25 17:55
将通过原学科、交叉学科以及企业的“三导师制”,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和产业密切合作,并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正式迎来首批学生,来自69个学科专业的368名在读博士生在雁栖湖校区完成报到。该学院先期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两大方向开展交叉型博士生超常规培养,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孵化建设”为核心使命,聚力培养新时代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2024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实施急需紧缺领域博士专项招生和培养工作,主要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星际航行等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强调“以超常规培养方式”,快速培养一批能迅速投身于重大科技任务或产业创新一线的高质量急需紧缺人才。


undefined

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正式迎来首批学生。 受访者供图


2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了解到,该学院将进一步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秉持“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协作、大项目”的建设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项目牵引、平台支撑、团队协同”,突出急需紧缺领域深度交叉融合的核心特色,打造研究水平高、发展潜力大、战略聚焦性强的高水平跨学科团队,加快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


何为“超常规培养”?该校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主要是指超常规的资金投入、超常规的培养方式以及超常规的机构或组织为研究和实践架起桥梁。入学之初,学生根据世界科技前沿以及产业一线的真问题确定选题,制定研究方案。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学院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通过原学科、交叉学科以及企业的“三导师制”,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和产业密切合作,并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


undefined

来自69个学科专业的368名在读博士生在雁栖湖校区完成报到。 受访者供图


“我认为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当前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单一学科的研究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此进一步推动学术创新和科研创新。”前来报到的国科大博士生李家民说道,他选择了“有线通信高性能时钟发生器的设计与研究”作为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博士生孙浩林选择的是“具身智能”作为研究方向,他认为,学院将有来自不同专业的优秀老师和同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平台,大家可以交流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从而可以更好地创造出跨学科融合的新科研成果。


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遴选首批导师855人,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光学工程等23个一级学科,先期开设《人工智能原理:模型与算法》《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高等集成电路设计与EDA》《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学科核心课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东营市技师学院2025年办学情况及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最新发布!
新京号
我和我的学科 | 杨敏:社会学塑造了啥?毕业生的故事
文化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东营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山东石油化工学院2025年招生政策及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智造未来,技创辉煌——威海市水产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介绍
新京号
校地企“双向奔赴”,人民大学打造“人才供需共同体”发展新模式
教育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科学实验学校成立,系东城区首所“科学”命名校
教育
我区成立四大教育集团→
新京号
北京汇文中学大兴分校首届小升初招生启动,共招270人——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