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禁限售商品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在禁限售商品管理方面履行多项义务,包括清单制定、信息管理、审核机制、巡查管理和用户端管理。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网络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特别是平台经济对商品流通带来了便捷条件。然而,由于某些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对禁限售商品管理不力,导致不合规商品在网络交易中流通,影响了消费者安全和市场秩序。因此,制定《网络交易平台禁限售商品合规指引》旨在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加强禁限售商品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指引》要求,平台应建立严格的禁限售商品管理体系,确保在交易平台上不得发布或销售法律法规禁止的商品。管理体系包括对禁限售商品的清单制定、发布审核、平台巡查、投诉处理及相关信息的公示,以有效预防和杜绝不合规商品进入网络交易市场。
禁限售商品清单应涵盖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商品,以及需专营、专卖或有特定经营限制的商品。平台需动态更新清单,并确保平台经营者知悉和遵守,避免不合规商品在平台上架。
在商品发布阶段,平台经营者应严格依照禁限售商品清单,对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进行拦截。对于有特定销售限制的商品,平台仅允许特定资质的商家发布,确保商品分类准确并适时调整错误分类的商品。
《指引》要求平台经营者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定期对平台内经营者的商品信息进行审核。平台还应对禁限售商品合规投诉及舆情监控快速响应,并建立相应的处置机制,确保管理全面、及时。
在用户端,平台应在用户检索模块中设置禁限售商品关键词的识别功能,确保用户检索禁限售商品关键词时,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并限制该类商品的信息展示,避免误导消费者。
平台经营者在自营业务中,不得展示或传输禁限售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展示页面、评价区和详情页面等所有自营展示内容。
同时《指引》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调查禁限售商品或其他违规商品销售行为时,平台需按要求提供商家身份、商品交易记录等信息,并积极配合执法活动。同时,当监管部门要求平台立即停止违规行为时,平台应迅速执行相关措施。
编辑 张牵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