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太开心,过去三个晚上我都没睡着。”启程北上前夕,47岁的伊斯梅尔·默罕默德分享了他内心的激动与对未来的期待:“我向往着我的土地,我的贾巴利亚,我在北方的朋友们,以及我的亲戚们。”
默罕默德在加沙中部代尔巴拉赫的流离失所者营地里接受了路透社的采访。此时,距离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刚过去一周多,加沙地带被迫流离失所的人们都期待着能够尽快返回自己的家乡。
默罕默德的家在贾巴利亚,这是一个距离北部加沙城大约4公里的小城。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不久,默罕默德就被迫带着一家人逃离了贾巴利亚,最终辗转落脚在代尔巴拉赫的临时帐篷里。从亲戚的口中,默罕默德了解到,他在贾巴利亚的家已经在空袭中被摧毁。尽管如此,当停火协议达成的消息传来时,默罕默德就做好了回家的准备。
从代尔巴拉赫到贾巴利亚的距离仅有不到20公里,但回家的路程仍然艰难。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默罕默德一家十余口人只能步行。对于患有糖尿病、战前因病失去一条手臂、战争中腿又受伤的默罕默德而言,这段路程更加不易。
时隔一年有余终于回到家乡时,欢愉只持续了片刻。看着已成废墟的房屋,默罕默德开始发愁:“没有家,没有水,没有食物。我不知道今晚应该睡哪里了。”他说,如今只能希望停火能够持续下去,这样他们就能有重建家园的时间了。
然而,默罕默德一家的期待或许又将落空。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1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加沙遍地废墟、满目疮痍。图片来源IC
“中东里维埃拉”?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接管加沙”“拥有加沙”,让加沙成为“中东里维埃拉”(注:有山有海,阳光充足的度假胜地)的言论喷涌而来,加沙持续停火的前景愈发难测,这片土地的未来也陷入了迷雾之中。
虽然已经有过“购买格陵兰岛”“让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收回巴拿马运河”等惊人言论,当上台仍不足月的特朗普说出要“接管”并“拥有”加沙地带的话时,国际社会还是感到相当震惊。
当地时间2月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访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说,“美国将接管加沙地带,我们会处理它,并将拥有它。”他还说,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不该回去,他们的邻国应该接收这些迁出的人。有必要的话,美国还将出动军队。
两天后,特朗普又在他的个人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将把加沙地带移交给美国。”他辩解称,巴勒斯坦人应重新安置在“更安全、更美丽的社区,拥有新的现代化房屋,过上幸福、安全和自由的生活”。
2月10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再次表示,他将像持有房地产项目那样“拥有加沙”,加沙原来的居民将不会被允许返回故土,而是由他在周边其他国家建设新社区来安置。
这番言论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称,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清洗”。 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阿尔巴内塞5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的美国将“接管”并“拥有”加沙的言论,不仅违反国际法,也是不道德、不负责任的。
哈马斯方面称特朗普的这些言论是“荒谬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强调称,巴勒斯坦领土“不出售”。在整个中东地区,几乎所有国家都提出了反对。作为与以色列、加沙地带都毗邻的埃及表态称,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特朗普提出的加沙重建计划。
当然,以色列对这个计划表示了支持与欢迎,内塔尼亚胡甚至赞其为“非凡的想法”“革命性的愿景”。2月6日,以色列国防部还发布声明称,国防部长卡茨已下令要求以色列国防军准备好计划,让加沙居民能够“自愿离开”。
加沙居民显然不愿意离开,他们期待的是战争结束,返回故土。来自加沙北部地区的阿米尔·卡拉哈2月5日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是实实在在的主人。我不会迁走。不管是特朗普还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将我们赶出加沙。”
多位中东问题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特朗普“接管”加沙的言论更多的是哗众取宠,这项计划不太可能得到落实。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杰斯·史密斯(Rogers Smith)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希望因为解决中东长期存在的这个问题而获得赞誉,“也许他认为这可以让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他认为他可以向埃及和约旦施压,迫使他们接收巴勒斯坦难民,然后利用他的房地产开发技能将加沙变成度假区……但他没有认真考虑过,不管是巴勒斯坦人民,还是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他这项提议都是反对且厌恶的。”史密斯说,“这些反对也将让特朗普的这一计划无法在没有大规模暴力的情况下实施。”
虽然遭到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特朗普仍坚持自己的计划。他还施压埃及和约旦接收加沙地带超过200万居民,威胁称这些国家若是拒绝,美国将撤回援助。2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宫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举行会晤时再次做出类似表态。
阿卜杜拉二世随后表示,约旦方面坚持认为,重建加沙而不让加沙民众流离失所,并解决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应该是所有人的首要任务。
事实上,特朗普的这项提议在美国国内也不受欢迎。据《卫报》报道,许多特朗普政府的核心人士事先对于特朗普“接管加沙”的提议都毫不知情,美国国防部也没有做出任何准备。另根据路透社和益普索集团公布的联合民意调查结果,74%的美国民众反对特朗普关于美国“接管加沙”并驱逐居住在那里的巴勒斯坦人的想法。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1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举行双边会议。图片来源IC
永久停火有望吗?
“国际社会基本上都认为,特朗普接管加沙的提议没有任何可行性,这只是他哗众取宠的一种方式。”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的这一番言论已经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正在进行中的加沙停火协议。”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造成近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与此同时,哈马斯还扣押了250余名人质。10月8日起,加沙战火燃起,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了大规模的轰炸与地面行动。
战火持续15个月,中东地区局势几度陷入紧张。在加沙地带,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导致超过4.8万人死亡,整个加沙地区陷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中。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以色列和哈马斯于2023年11月底达成了临时停火换囚协议。但此后一年多时间内,双方再未能实现停火。
一直到今年1月15日,埃及、卡塔尔和美国发表联合声明说,以色列与哈马斯当天达成了一项停火协议。停火协议自1月19日起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期42天,包括实现停火、以军撤出加沙地带所有人口稠密地区,哈马斯释放33名人质、以色列则释放大约19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允许更多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等。
前三周的停火协议基本顺利推进。自1月19日停火协议生效至今,以色列和哈马斯已完成五轮人质交换。
按照停火协议安排,第一阶段停火开始16天后——也就是2月3日起,各方应开启第二阶段谈判。第二阶段的谈判目标是实现加沙地带永久停火,哈马斯释放剩余所有人质,以色列军队全面撤出加沙等。
然而,第二阶段谈判还未开始就面临困境。先是内塔尼亚胡前往美国会见特朗普,推迟了谈判。2月4日,特朗普又做出了要“接管加沙”的表态。当地时间2月10日,哈马斯则宣布,将暂停释放被扣押人员直至“另行通知”。其指责以色列方面违反第一阶段的停火协议,包括阻碍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将目标对准返回加沙北部地带的巴勒斯坦人等。
内塔尼亚胡随后表示,暂时不会派出官员商讨第二阶段停火协议的落实细节。他还强硬表示,若是哈马斯不在本周六(2月15日)中午前释放被扣押人员,以方将停止停火协议,恢复战斗。内塔尼亚胡没有明确表示他要求的是哈马斯释放所有剩余的76名人质,还是原定于2月15日释放的3名人质。但有以方官员透露,内塔尼亚胡指的是“所有人”。
牛新春表示,加沙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原本应该于2月3日开启,但迄今一直没有启动,这和特朗普关于“接管加沙”的言论不无关系。“外界其实期待美国能够给内塔尼亚胡施压,让他继续落实第二阶段停火协议,但特朗普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提出要在战争结束后接管加沙,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以色列的极右翼势力,他们可能会更加坚持彻底消灭哈马斯、把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这些对于第二阶段谈判是非常不利的。”牛新春说。
外界原本期待第一阶段的停火将为第二第三阶段的永久停火和重建加沙铺平道路,然而如今第一阶段停火刚过半,加沙局势再次陷入僵局,加沙地带永久停火也前景渺茫。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东中心主任迈克尔·梅森(Michael Mason)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以色列和哈马斯第一阶段的临时停火前期基本按计划进行了,但鉴于现任以色列政府的极右翼倾向,加沙永久停火的前景非常渺茫。
让梅森更为担忧的是,以色列人正在加强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并可能“在今年吞并约旦河西岸”。他指出,自停火协议达成以来,以色列人不断升级对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袭击,并拒绝任何巴勒斯坦的未来由巴勒斯坦人自己决定的提议,这些都是不利于巴以永久停火的。
加沙地带推进停火之际,约旦河西岸却在经受以色列的大规模打击。1月21日,以色列军队袭击了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打死了多名巴勒斯坦人。据央视新闻2月9日报道,以军近期在约旦河的行动彻底摧毁了杰宁难民营,造成2万多人流离失所。
牛新春表示,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行动,以及近期的各种表态来看,加沙停火的未来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他指出,最初协议分阶段执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二阶段的实施更加困难,所以先往后推。但如今,以色列国内的矛盾也非常大,内塔尼亚胡内阁里的极右翼势力坚决反对落实第二阶段,内塔尼亚胡面临两难。
“若是最终不谈或谈不妥,那么加沙地带冲突再起的可能性也很大。”牛新春说。这也是外界非常担忧的一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月1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加沙地带重新爆发敌对行动,否则将导致巨大悲剧。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1日,耶路撒冷,大批以色列民众在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地点外发起抗议,要求以色列政府遵守停火协议,换回被扣押人员。图片来源IC
加沙何时能重建?
虽然停火前景不明朗,但随着特朗普“接管加沙”舆论风波再起,加沙的未来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根据加沙停火协议安排,第三阶段的核心目标就是重建加沙。
加沙地带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占地大约365平方公里,战争爆发前的人口约为230万。2007年开始,加沙地带由哈马斯控制。但以色列和埃及常年封锁该地区,严格限制进入加沙地带的人和货物。
2023年10月的新一轮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轰炸从北到南一路南下。15个月之后,加沙地带瓦砾遍地,几乎成为废墟。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加沙地带69%的建筑都被损毁,其中包括24.5万户居民住宅。世界银行则估计,加沙地带前四个月的损失就高达185亿美元。
重建的第一步是清理废墟,但这就将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联合国今年1月份发布的关于加沙损失评估的相关数据显示,这场战争结束后,清理加沙地带超过5000万吨废墟大约需要21年的时间,耗资大概在12亿美元。而要重建加沙地带,联合国方面估计,大约需要超过500亿美元的资金。
在重建耗时方面,一些专家指出,加沙重建或许需要数十年。联合国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仅仅是重建加沙地带的住宅区,或许就将持续到2040年。而若是以色列和埃及不取消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加沙重建可能需要超过350年。
但在牛新春看来,现在谈加沙重建还有点为时过早。“加沙的重建需要一些先决条件:战争结束,加沙有稳定的政权。”牛新春说,但这两点目前都面临困境。一方面,加沙停火谈判又陷入僵局,另一方面关于加沙未来的政权存在争议。
国际社会多认为,加沙未来应该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接管,但以色列对此表示反对。以色列要求在加沙建立一个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以及哈马斯都没有关系的政权,这个政权不能是反以的——但这种可能性极低。“所以说,关于战后加沙的管理,目前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出现。”牛新春说。
事实上,牛新春认为,特朗普“接管加沙”的言论风波还反映出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现实:那就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解决巴以冲突的两国方案,落实起来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其实施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低。
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一直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彻底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方案。牛新春表示,美国往届政府也基本认可这一点,然而,随着冲突持续,新一届共和党政府认为这个方案越来越无法落实,所以一些极右翼人士准备抛弃这个方案,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但特朗普将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的提议显然无法得到认可。据新华社报道,2月11日,埃及总统塞西与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通电话,双方强调不应迫使巴勒斯坦人离开加沙地带,要保障巴勒斯坦人在自己土地上生活的权利。此外,双方还重申了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的重要性,强调这是“实现持久和平、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唯一保证”。
古特雷斯也一再重申,落实“两国方案”是实现中东持久和平的唯一可行途径。2月5日,他在联合国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2025年会开幕式上表示,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权利是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以人的尊严生存的权利,然而,这些权利正在不断远离巴勒斯坦人。他强调,必须推动实现永久停火,确保所有被扣押人员尽快获释,防止更多伤亡出现。
对于加沙的未来,梅森并不乐观。他表示,没有获得巴勒斯坦人的许可,特朗普无权“购买”加沙地带。但是,如果美国和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对加沙地带以及其他国际公认的被占巴勒斯坦领土享有主权,那么巴勒斯坦未来的执政当局可能会选择租赁土地进行开发。“但这种可能性很小。”梅森说。
而对于重建加沙,梅森认为,最核心的是找到一个长期的政治解决方案,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创造和平、安全的条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本投资,以重建加沙地带。但国际社会认可的长期的政治解决方案——也就是“两国方案”,却始终找不到落地的契机。
史密斯则认为,当务之急是满足加沙对食物、住所和医疗保健的巨大人道主义需求。而最终的任务是建立某种形式的联合政府,让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能够自治,同时也为以色列提供安全保障。“如何做到这一点仍是极其不确定的,因此加沙的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不幸的是,我认为前景并不乐观。”史密斯说。
对于在战争中被迫流离失所的加沙人而言,他们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居住在加沙地带的作家努尔·伊拉森在半岛电视台撰文称,“过去15个月,我被迫离开我在加沙北部的家。这15个月就像15年,我在自己的家乡就像一个陌生人……而即使回到北部加沙,这也不是我们放逐的结束。”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