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开工前,先给自己定制一份科学体检套餐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编辑 王鹿
2025-02-02 08:11

春节前后是体检高峰。在开始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前,进行一次体检,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让自己新一年的健康计划更有针对性。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该如何定制自己的体检套餐?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30岁以上建议筛查各种慢病和重大疾病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健康状况也会面临各种情况,特别是慢病风险。专家建议,20岁以上人群如果有性生活,体检中可以增加HPV检查、生殖健康检查;30岁以上人群在体检时则需要对饮食、营养、运动、睡眠、烟酒嗜好等生活习惯方式、家族遗传和既往病史进行评估,筛查各种慢病和重大疾病风险。在体检基础项目之外,可依据医生指导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慢病筛查项目,如糖化血红蛋白、超声心电图、幽门螺旋杆菌检查、乙肝五项等。如果有家族史既往风险,女性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受检者,应增加乳腺超声检查,有胃癌、结直肠癌家族史的受检者,可以进行胃镜或肠镜筛查,或者早筛产品。


到了40岁以后,除了建议进行更详细的慢病及肿瘤筛查体检外,还可以考虑增加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血管等检查项目,如定期进行胃肠镜、肺部CT、各种脏器的B超检查、有针对性的化验检查等;增加血管健康状况检查,如增加动脉硬化检测、眼底摄影等。通过观察眼底血管的情况,可以协助判断全身血管有否狭窄和其他异常等情况发生,基本能反映出全身血管的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加,激素水平的检查也应该纳入体检套餐之中。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步入更年期后,激素变化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失去雌激素保护,骨量流失较男性更高;男性体内雌激素、雄激素水平减少,也会导致骨量丢失,只是相较于女性更加平缓。建议增加骨密度检测、心理健康测评等体检项目。在步入老年阶段(60岁以上)之后,身体各个器官逐渐衰退,应该更加关注综合健康评估,包括营养状况、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精神心理等方面。高龄老人的综合征筛查也很重要,包括衰弱、肌少症、视力听力障碍、睡眠和认知障碍等,通过评估以制订相应预防干预方案。


选对方式很重要


不同的体检项目,都有相应的检查方式,有时同一个检查项目,也有多种检查方式可供选择,该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这其中也有门道。


以乳腺癌为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约有226万女性诊断为乳腺癌,占全世界肿瘤病例的四分之一,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乳腺癌的筛查方式也有多种,包括乳腺超声、外科检查、肿瘤标志物、胸部CT、钼靶检查等。具体来看,乳腺癌防癌体检以乳腺超声结合乳腺X线摄像检查(钼靶)为主要手段,辅以乳腺触诊。45岁以下女性采用超声检查并辅以临床乳腺触诊,如出现可疑结果,加用X线摄像检查(钼靶);45岁以上(含45岁)的女性采用超声检查结合X线摄像检查(钼靶),并辅以临床乳腺触诊。建议单纯X线摄像检查(钼靶)时也辅以乳腺触诊。超声每年一次,钼靶绝经前隔年一次,绝经后每年一次。


此外,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也需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脑卒中是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疾病。除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等均属于脑卒中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到医院进行一次体检,项目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验,颈动脉超声检查。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请开启!新年健康大礼包

相关推荐
超百位消费者调研结果:“伪轻食”被集中吐槽,中式轻食受期待
消费
新闻8点见丨北京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山东考生因救人错过春季高考
时事
北京团开放日,这位基层代表为什么现场讲起了陕西方言?
北京
被滥用的类固醇:肌肉崇拜下的身体赌局
时事
央媒聚焦!在雄安,“读”未来
新京号
十月好去处丨来烟台这样玩→
新京号
发疯的年轻人,陷入血糖焦虑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