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政协委员程乐松:积极鼓励家校社协同,加强幼小阶段的人格教育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浦峰 编辑 缪晨霞
2025-01-17 14:06
程乐松分析,现阶段,中等和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和心理问题固然有过度社会竞争的因素,但自小的人格培养环节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今年北京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2025年要“强化学生、教师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建设”。同样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程乐松认为,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落实,“需要各部门真正将师生的心理健康落实到实践中,落实到师生的认识提高和获得感上。”与此同时,程乐松也坦言,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坚持,但社会管理十分复杂,“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很大的耐心,慢慢推进。”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程乐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记者了解到,今年程乐松就心理健康领域带来了“关于加强幼小阶段人格教育的建议”。“我本身是做文化研究的,对人格的自我养成非常关注。”程乐松分析,现阶段,中等和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和心理问题固然有过度社会竞争的因素,但自小的人格培养环节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在其看来,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情绪不稳定、自我否定与悲观抑郁、成人巨婴等现象,都可以溯源到人格养成上的缺陷。因此,在幼小阶段进一步加强人格教育不仅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能。


何为人格教育?程乐松坦言,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人格教育的确切定义,总体而言人格教育可以包含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尊重教育、挫折教育等方面,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对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尊重、对责任感和个人权利的认识、形成自律和面对挫折的能力、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和探索热情,这些应该成为人格教育的核心。“这实际上是比较宽泛的内容,在有了要加强人格教育的意识之后,我们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摸索,逐步形成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将人格教育落实到场景化、常态化的教育教学之中。”


在程乐松看来,在“双减”的背景下,幼小阶段教育应该回归初心,其主要目标应是人格养成和锻炼意志品质,同时塑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形成初步的社交技能和团体意识。


如何加强人格教育?程乐松建议,首先要加强人格教育重要性的普及教育,甚至是共识的培育。在学校、家长和社会中形成共识,应该展开关于生命、自尊、自律、责任、挫折、好奇心、探索欲望等方面的人格教育体系性的探索,落实在幼小教学的实践之中。


其次,要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实践作为评价幼小阶段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将人格培育的能力视为幼小阶段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考核项。特别要关注孩子在社交行为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自律能力、责任感和对于挫折的耐受力以及对自身生命的尊重、对他者的尊重,对社会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教育体系及评价标准。


同时,以人格教育的开展逐步淡化单一学业竞争带来的“内卷”和“虚无”问题,鼓励真正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让孩子在幼小阶段就打下健康的价值观基础。从而逐渐消除对生命价值的漠视、挫折的耐受力偏低、自我评价过于单一等导致的心理问题的隐患。


“在取得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还要积极鼓励家校社协同,一起为人格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挫折教育、生命教育、自律教育和好奇心塑造等方面,形成共识。”程乐松如是说道。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动态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
新京号
第三届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院长 / 系主任大会(DCAC2025) 在马鞍山成功举办
企业资讯
如何养育身心健康、热爱自然的孩子?
文化
北大优秀毕业生,纪宁!
新京号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有哪些精彩瞬间值得回顾?
文化
学前教育法六一实施,幼儿园、家长如何依法“童”行?
教育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2025年“安全生产月”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孙玉春:将赤诚化为动力,以热爱回应期待
新京号
动态 | 2025数字出版工作坊,他们体验到了什么?
新京号
少年当自强 逐梦志飞扬——“我们共同成长”东城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