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洋)“人工智能的特点是可以提升人的认知,但当把很多思考或学习的事交给人工智能时,要考虑到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可能产生的惰性思维风险。”1月14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他带来《关于研制发布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教学应用规范》的提案,他建议制定AI教育应用负面清单,防止算法与数据分析模型的误导。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余胜泉介绍,为落实国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部署和谋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北京近期密集出台了《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逐步建设形成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整体框架。但人工智能技术处于快速迭代发展的阶段,与教育的融合仍以浅层应用为主,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仍未建立起来。
因此,在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余胜泉关注到了一系列现存的问题。他认为,过度依赖AI学生会逐步丧失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逐步丧失创造和主动成长的内驱力,也存在认知逐渐肤浅与碎片化的可能。他表示,学习兴趣不能被个性化推荐的算法限定,也不能因依赖AI完成学习任务、接受信息,而阻碍学科思维与结构化知识体系的形成。
对此,余胜泉提出建议。他表示,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阶段,构建分龄分层的AI教学应用规范,明确AI在不同教学场景下的策略与规范,编制分龄使用手册并配套典型案例,引入与学段适配的 AI工具认证制度。内容应包括设计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模式、完善创造力与内驱力激发策略、建立促进系统化知识与学科思维发展的保障机制以及构建技术动态监督与持续改进的治理体系。
具体来讲,余胜泉表示,要在教学中设计启发式交互模式,通过引导性提示和多元视角激发学生思考,避免AI工具直接提供解答。在课程设计中嵌入批判性思维训练,增加AI生成内容的评价与反思环节,提升学生的分析、验证与重构信息能力。推广案例学习法,组织学生围绕复杂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逻辑推理与深度思考能力,避免惰性思维。改革考试与评价体系,将思维过程作为重点,增加开放性问题和思维记录环节,重视推理、论证与分析能力的评价,减少对直接结果考核。设计认知增强型任务,引导学生在使用AI工具时保持深度思考,对AI输出进行验证、归纳和改进。
“要强调AI的辅助性定位,要求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依赖技术。”余胜泉表示,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结合AI工具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并评估学生的创造性成果而非单一结果。机制建立方面,以课题研究、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形式开展跨学科学习,将AI作为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工具,帮助学生巩固系统化思维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和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
余胜泉表示,AI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技术层面,还涉及心理与教育生态,需构建“技术-教育-心理”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建立AI教育工具风险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技术缺陷或伦理问题,推动学生、家长、教师与技术方共同参与评估。制定AI教育应用负面清单,防止算法与数据分析模型的误导。引入“教育AI沙盒”试点机制,形成问题发现、快速响应与动态调整的闭环管理模式。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