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绿色发展报告⑦|全国碳市场:碳市场量价齐升,撬动绿色低碳投资
新京报 记者 李云琦 任娇 陶野 方静怡 任婉晴 编辑 方静怡 王进雨
2024-12-24 12:45
当前,我国全国碳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总体呈现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碳市场量价齐升等显著特点。

12月18日,以“新质先锋碳绿中国”为主题的新京报“2024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上,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2024绿色发展报告》,重点聚焦绿色能源、绿色生活、绿色金融、绿色制造与绿色交通等关键领域,系统分析了2024年各行业在绿色转型方面的成果。


2024年,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步入正轨,市场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容。


当前,我国全国碳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总体呈现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碳市场量价齐升等显著特点。


2024年,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站稳百元,碳价的稳定和上涨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碳市场中来,全国碳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价格发现机制日益显现。破百的碳价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配额质押等锚定了基准价格,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属性逐步获得市场认可,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出售碳排放配额获得了显著收益,更多绿色低碳投资正在被撬动。


多层级制度体系形成,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2024年1月,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生态环境部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了登记、交易、结算三项规则,组织制修订了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配额分配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与《条例》共同形成涵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的多层级制度体系。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0681万吨,成交额100.89亿元;截至11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54843万吨,累计成交额350亿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全国碳市场压实了企业碳减排主体责任,树立了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重点排放单位基本开展了元素碳含量实测,企业碳排放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大幅提高。


碳市场扩容预期激发活力,碳价突破百元关口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的预期升温,以及碳配额预期收紧和碳监管政策趋严,碳价得到了有力支撑。生态环境部推动包括水泥、电解铝和钢铁在内的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这一扩容预期进一步推高了碳价。


4月24日,碳价历史性首次破百,并在4月29日达到最高价103.47元/吨,维持了一段时间的高位,直到5月中旬回落。9月24日,碳价再次破百,如今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站稳百元关口已超过两个月。



2024年上半年,全国碳市场月均成交量、月均参与交易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2022年同期分别上涨49.54%、90.79%。如今,第三个履约周期已进入清缴环节。10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重点排放单位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3年度配额清缴,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4年度配额清缴。由两年一履约调整为一年一履约,逐渐收紧免费碳配额发放量,发电企业“时间紧,任务重”,交易主体更加积极。


出品: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编委会:苏曼丽 李蕾

统筹:李云琦 任娇

记者: 陶野 方静怡

编辑:王进雨

设计:任婉晴

校对: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李云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任娇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陶野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任婉晴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2024绿色发展报告

相关推荐
信息量很大!海螺集团最新发布
新京号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一看点
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中金公司开启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财经
从制约走向共生,人工智能和能源正在构建新型“伙伴”关系
财经
一周碳要闻: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碳报第140期)
财经
碳讨|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化解挑战
财经
碳市场首次扩围,催生出哪些绿色技术投资新风口
财经
平谷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部署7项重点任务
北京
一周碳要闻:半年时间,4大氢能愿景基本实现(碳报第141期)
财经
两会看双碳:风电改造提速、碳交易更趋国际化……政企正多维发力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